興寧市全力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興寧片區)推動高質量發展
搶抓機遇按下融灣加速鍵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6-28 10:03:41  瀏覽:-
字號:

興寧市狠抓發展第一要務,融灣入海,城鄉麵貌日新月異。


2024廣東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高質量發展推介會在廣州舉行,現場共簽約16個產業項目。


興寧積極承接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圖為從廣州轉移至興寧的廣東海思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角。


梅龍高鐵興寧南站正在加快建設。


  廣東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裏,一個個項目接連按下建設“加速鍵”;徑南鎮“茶果飄香·醉美徑南”鄉村振興示範帶等一批項目加快打造,客家特色鄉村畫卷越加清晰;梅龍高鐵興寧段建設進展迅速,興寧將迎來“高鐵時代”……

  近年來,興寧市聚焦產業科技話創新、謀未來,狠抓發展第一要務,全麵激發內生動力,把落實《梅州方案》作為推動“百千萬工程”的興寧實踐,堅持“發展思維”“產出思維”,把資源要素優先用到“打糧食”項目上,舉全市之力建設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興寧片區)(以下簡稱“蘇區融灣先行區(興寧片區)”),一係列融灣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逐步落地實施,效應初步顯現,興寧融灣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深化機製銜接 優化融灣發展環境

  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是興寧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如何抓住這一重大機遇,拓寬高質量發展新空間,興寧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套完善的工作機製必不可少。為此,興寧市成立了由興寧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以及興寧市有關負責人牽頭的12個專責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形成重點任務清單。同時還製定興寧市融灣發展《實施方案》和《2023年工作要點》,製定融灣亮點工作清單,用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推動扁平化調度、條塊式落實。

  在推動融灣入海的過程中,興寧市深知惟有大力解放思想、改革體製、改革發展方向,才能加快發展。近年來,興寧市對標對表銜接大灣區體製機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改善發展環境;去年以來,搶抓省建立營商環境對口幫扶機製機遇,梳理了12類39項營商環境幫扶訴求事項清單;38個市直單位已完成“局長走流程”活動,“雙百”審批行動提升跑出“新速度”,共1931項亚博网址链接 事項實現網上申請辦理,可網辦率100%,線下實體大廳進駐完成度100%。

  與此同時,“數字政府”改革的步伐也在興寧不斷加快。目前,該市的“零跑動”事項覆蓋率、一窗綜合受理率均達到100%,亚博网址链接 一體機實現鎮(街道)村(社區)全覆蓋。此外還設立了水電氣“聯辦專窗”、新開辦企業一窗通辦專窗、全市通辦、跨域通辦和幫辦代辦窗口以及惠企政策兌現窗口等各類綜合服務窗口,不斷提升行政服務效能。

  加強對接協作 建設融灣產業體係

  今年3月,以“共建醫械園 賦能‘百千萬’”為主題的廣東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高質量發展推介會在廣州市琶洲南豐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現場共簽約興寧市“百千萬工程”產業項目16個、計劃投資總額32億元,其中醫療器械項目12個、計劃投資總額16億元。

  近年來,興寧市抓住省藥監局對口幫扶機遇,推動省市縣三級合作共建總投資約50億元的興寧市醫療器械產業園,納入梅州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台範圍。記者了解到,目前已引進辰浩醫療項目、藍韻智能醫療創新產業園等項目落戶園區,其中辰浩醫療首期廠房已建成並投入使用。

  2023年,興寧市規上工業企業增至90家,紅禾朗二期等16個項目開工建設,恒兆科技等25個項目建成投產,醫療器械產業園入選省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服務重點地區,培育“小升規”企業13家、年產值新上億元企業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家……立足大灣區優勢產業鏈環節,興寧市始終堅持製造業當家,與大灣區共建產業鏈、共興特色園,不斷建設完善融灣產業體係。

  “我們通過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突出產業鏈精準招商,積極承接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去年以來,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7個、1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個。”興寧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市在大抓招商引資的同時,還推動“反向飛地”建設,目前已在廣州市天河區成立了興寧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協同廣州促進中心,將打造成為興寧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研發基地、人才驛站、招商合作和產品展銷展示平台、孵化平台,成為興寧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融灣“橋頭堡”。

  實施民生共建 夯實融灣人文沃土

  走進梅龍高鐵興寧南站的建設現場,記者看到,一座猶如“大型花燈”的建築已經基本完工,內外部裝飾裝修已經接近尾聲,目前正在進行清潔、收尾工作。站前綜合廣場的建設也在加快推進中,風雨連廊、公交車站台、左右功能用房的鋼結構架目前已經完成75%以上。

  圍繞與大灣區的互聯互通,興寧市近年來不斷加快現代基礎設施體係建設,積極主動融入大灣區1.5小時“經濟圈”“生活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融灣發展“硬環境”進一步改善。除了梅龍高鐵站前廣場和配套工程建設,G35濟廣高速興寧至尋烏段線位調整(複線)工程、梅河韶高速、梅州至汕尾鐵路等一大批項目都在順利推進中。

  與此同時,興寧市充分發揮文化、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推動共建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我們積極打造大灣區的優質農產品供給地。現有5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3個省名特優新農產品,44個‘粵字號’農業品牌,形成了‘興寧鴿’‘興寧絲苗香米’‘興寧單叢茶’等3個區域公用品牌,成功注冊‘興寧茶油’‘興寧單叢茶’兩項國家地理標誌商標。”興寧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除此之外,興寧市不斷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產品供給基地,已完成了7家粵港澳菜籃子基地認定,興寧沃柑、興寧單叢茶入選2023年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興寧肉鴿、興寧單叢茶入選2023年省農產品展會展示品種。

  “我們將貫徹落實省和梅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聚焦產業科技,不斷夯實實體經濟、製造業當家的根基,堅定不移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把創新落到企業上、產業上、發展上來。”興寧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接下來將對標對表省《若幹措施》,落實落細梅州《實施方案》,深入實施“六大工程”,建立健全常態化溝通協調機製,用好用足省組團縱向幫扶、廣州天河對口幫扶協作優勢,強化產業協作、人才交流,縱深推進一批融灣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全力以赴抓好各項重點工作,為融灣工作走深走實打下堅實基礎。(記者 陳思傑  特約記者 鍾思婷  圖片均為劉海陽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