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融灣” 競逐“入海”
梅州海關全力支持梅州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2-29 09:59:14  瀏覽:-
字號:

  梅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指出,聚焦發展是第一要務,以頭號工程力度推進“百千萬工程”,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2024年汕頭海關工作會議指出,要聚焦好“貿、工、海、僑、數”五篇文章,全力助推粵東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當前,梅州海關聚焦中心工作,在支持梅州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上破題解局,助推高質量發展。

  “開放平台”

  激發“融灣”新優勢

  近日,在梅州海關監管下,梅州市北亞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申報進口保稅維修的100個液晶顯示板順利進入梅州綜合保稅區。這是梅州綜保區開展的首票保稅維修業務,標誌著保稅維修新業態在梅州綜保區正式落地實施。

  與保稅維修新業態一起落地的還有梅州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1210”模式。“我們主動發揮職能優勢,結合梅州綜保區區內企業需求及產業狀況,到廣州、南沙、鹽田等綜保區開展調研,學習借鑒先進監管經驗和創新監管製度,為綜保區跨境電商、保稅維修等業務開展提供有力保障。”梅州海關綜保區工作科科長郭向東介紹說。

  為充分發揮“小區域”的“大作為”,打造對接融灣入海的“橋頭堡”,梅州海關落實落細海關總署出台的《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為梅州綜保區承接粵港澳產業梯度轉移提出海關意見和政策解讀,經過海關主動配合、協助落地的保稅物流、保稅加工項目共9個,占梅州綜保區活躍企業數的60%。

  “山海聯動”

  構建“融灣”新格局

  在位於梅縣區佘江鎮的梅州國際陸港內,“梅州—鹽田”海鐵聯運班列陸續抵達,吊裝車穿梭其中,將來自不同船公司的集裝箱從班列吊裝到陸港。另一頭,一輛輛滿載出口貨物的貨車從毗鄰的梅州綜保區通關後駛入港內,通過班列運向鹽田港、走向全世界。

  為推動梅州國際陸港建設及穩健運營,梅州海關不等不靠,聚焦“瓶頸難題”,把“四下基層”作為重要抓手,前往深圳鹽田港、贛州國際陸港等開展現場調研,了解海鐵聯運運營模式,為梅州國際陸港建設提供專業技術支撐;積極與地方單位建立溝通聯絡和疑難問題協商機製,在平台建設、政策服務、對外貿易等方麵提供精準指導,護航國際陸港建設蹄疾步穩。

  目前,梅州已先後打通到深圳鹽田港、廣州南沙港的海鐵聯運通道,累計發送貨物330標箱,貨值2800多萬元。“下一步,我們將推動梅州國際陸港與梅州綜保區進行區港聯動、協同發展,與周邊港口‘港港融合’,進一步克服梅州的區位劣勢,構建更快捷、更便利的物流通道和貨運集散、內暢外聯的發展格局,保障貨暢其流、行銷全國、走向世界,為推動梅州蘇區加快‘融灣入海’、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郭向東說。

  “產業協同”

  塑造“融灣”新活力

  走進平遠高新區的廣東盈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覆銅板生產車間,各工段智能機械手臂有序揮動,在工人們的熟練操作下,一張張高性能覆銅板從自動化生產設備中新鮮出爐。

  為構建“蘇區+灣區”產業共同體,梅州海關全力支持梅州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支持梅州全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業產業鏈。“我們聚焦梅州銅箔-高端印製電路板、生物醫藥等重大項目建設和重點產業,完善‘點對點’‘一對一’‘一項目一政策’等工作機製,根據產業特色、產品特點,跟蹤關注外貿發展規模、結構、主要市場、重點商品等情況,幫助先進製造業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引導企業做大做強。”梅州海關綜合業務科科長朱楚傑如是說。

  為補齊先進製造業產業鏈短板,提升產業綜合實力,梅州海關還全方位釋放減免稅政策紅利,切實降低企業稅收成本;落實重大技術裝備進口關稅優惠政策,穩定產業鏈供應鏈;貫徹落實企業信用管理製度,支持更多先進製造業企業成為AEO認證企業,享受海關高資信企業優惠政策。

  “下一步,梅州海關將以抓鐵有痕的韌勁貫徹落實好各項工作部署,在加快建設對外開放平台、構建一流口岸營商環境、推動‘智慧海關’建設等方麵發揮更加積極有效作用,支持梅州在‘融灣入海’道路上邁出新的堅實步伐。”梅州海關關長楊浩說。(記者 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