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順立訊智造有限公司忙碌的生產車間。(吳騰江 攝)

豐順溫泉聲名遠揚,吸引遊客前來“泡湯”。(吳騰江 攝)

修繕一新的留隍鎮騎樓古街。(吳騰江 攝)

豐順縣以“頭號工程”的幹勁和力度抓實“百千萬工程”,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吳騰江 攝)
日前,中國共產黨豐順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在豐順縣會展中心召開。大會總結2023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勢,部署2024年工作,動員全縣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實幹,奮戰百千萬,爭創新業績,努力在消薄縣中走在全省前列。
豐順縣委十四屆五次全會報告(下稱“全會報告”)提出,今年將重點從突出抓好“百千萬工程”、突出抓好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突出抓好新型工業發展、突出抓好城鄉融合發展、突出抓好“三農”工作、突出抓好改革開放創新、突出抓好綠美豐順生態建設、突出抓好文化強縣建設、突出抓好重點民生改善、突出抓好新安全格局構建等十個方麵發力,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落到實處,積極進取、分清先後、協同發力,以高質量發展推進豐順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堅持高位推動 有力推進“頭號工程”
2023年以來,豐順縣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立足蘇區老區實際,立足消薄縣的實際,凝心聚力、真抓實幹,以“頭號工程”的幹勁和力度抓實“百千萬工程”,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全會報告指出,要堅持遵循規律、因地製宜、精準畫像,一體推進品質縣城、美麗圩鎮、和美鄉村建設,答好環境綜合整治優先題、風貌管控必答題、美麗圩鎮建設加分題、綠化美化基礎題,打造豐順“百千萬工程”精品路線,爭當展現梅州“百千萬工程”成效的示範窗口。
全會報告要求以典型鎮村為重點,集中資源要素,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基礎設施短板補齊、人居環境優化、公共服務提升、基層治理創新,深化“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力爭在凝聚社會力量、激活閑置資源資產、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通道、探索合理分配方式等方麵,打造一批可複製推廣的豐順經驗、豐順模式。
搶抓發展機遇 “融灣入海”步伐加快
過去一年,豐順縣堅持把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和12個專責小組,推動產業引領、基礎支撐、改革賦能、開放合作、民生改善、政策保障“六大工程”重點任務落地見效。用好“蘇區+灣區”疊加政策,加強謀劃、積極對接,成功爭取中央、省項目資金18.23億元,謀劃2024年度儲備項目109項、計劃總投資64.88億元,擬申報中央資金42.67億元。
全會報告指出,對標落實省《若幹措施》、市《實施方案》,突出產業協作、交通互聯、人文交融、規則銜接、資源共享、市場融合、生態共建,進一步加快“融灣入海”步伐。
全會報告要求持續深化“謀項目、爭資金”發展理念,準確把握國家及省、市政策導向和投資取向,用好“蘇區+灣區”疊加政策,搶抓政策窗口期,精準謀劃一批產業項目和城鄉基礎設施項目,主動加強與中央部委、省市部門對接,爭取更多資金和項目落戶豐順。
在產業承接方麵,豐順將縱向借力省住建廳牽頭組團式幫扶,充分釋放各類資源疊加效應,推動幫扶任務項目化、幫扶項目清單化、幫扶清單節點化,推動形成一批可感知、可觸摸、可體驗的標誌性成果。橫向深化海珠(豐順)對口幫扶工作機製,健全成本分擔、利益共享、聯合招商等創新機製,積極承接產業轉移,著力引鏈補鏈延鏈強鏈,加快“反向飛地”建設,促進產業分工協作、聯動發展。
豐順還將充分發揮消費基礎作用,抓好大宗商品消費,推動“商旅文體健”相互賦能、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積極促進直播帶貨等新型消費,更好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繼續加大工業投資、老舊小區片區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等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夯實發展根基 不斷壯大縣域經濟
回顧2023年,豐順高標準打造產業園區“一園三平台”,工人文化宮、商業綜合體和園區道路等功能配套不斷完善,產城融合的工業新城初具規模;實施“豐聲計劃”助推電聲產業振興,成功舉辦中國豐順電聲產業發展論壇;縣黨政“一把手”率隊外出開展招商推介活動45批次、聯係對接企業近500家;全年新簽約並納統項目30個,計劃總投資84.11億元……過去一年,豐順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從“過日子思維”轉向“發展思維”,從“投入思維”轉向“產出思維”,把資源要素優先用在“打糧食”項目上,縣鎮村大抓發展、齊抓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全會報告要求,要深入實施製造業“五大提升行動”,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堅持產城融合、城產一體,高標準打造“一園三平台”,實現園區綜合承載力穩步提升。認真落實“四上”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打造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單項冠軍企業。深化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深入開展以商引商、以鏈引商、以僑引商,形成“落地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打造一個集群”的倍增效應。堅持項目為王,構建項目全周期服務體係,紮實推進年度計劃投資64.88億元的109項重點項目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完善功能配套 有力推進城鄉建設
創新實施老城區片區改造成為全省示範,汕梅高速改擴建豐順段項目加快建設;突出抓好典型鎮示範引領,加強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規劃實施10條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抓好農村廁所、垃圾處理和生活汙水“三大革命”……過去一年,豐順全麵提升城鎮建設能級,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93項重點項目建設取得紮實成效,縣城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鄉村能力持續提高。
當前,豐順持續推進縣城老城區片區改造、235國道綜合提升等重點項目建設,優化主城區空間布局;強化“一鎮一方案”規劃設計引領,強化“六亂”整治,大力推進留隍典型鎮建設,示範帶動全縣打造“幹幹淨淨、整整齊齊、長長久久”的美麗圩鎮。
在和美鄉村建設方麵,全會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茶葉、特色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提檔升級,培育壯大特色產業,推動產加銷、農文旅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完善聯農帶農機製,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做強做優做大。以鄉村振興示範帶為主抓手,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農房管控和風貌提升,完善公共服務配置,推進農村供水“三同五化”鞏固提升,補齊“四好農村路”等基礎設施短板。強化農村基層黨建,建立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鞏固深化“無信訪村(社區)”創建成果,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健全“三治融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係。
踐行為民宗旨 公共服務明顯提升
全會報告指出,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紮實辦好年度十件民生實事,用實打實的舉措保障和改善民生。
過去一年,豐順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528人;湯南實驗小學加快建設,新增公辦學位630個;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就診平台進一步健全;社保、醫保、低保“三保”水平穩步提高;堅真紀念館入選全國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水美鄉村全國試點建設基本完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得紮實進展……一係列民生工程的落地見效,讓群眾的幸福“看得見”“摸得著”。
2024年,豐順將從拓寬就業增收渠道、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深化“健康豐順”建設、築牢社會保障底線等四個方麵持續發力,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在教育方麵,豐順將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抓好義務教育“改薄提升”、中學標準化建設,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辦好特殊教育,統籌抓好韓江中學、湯南實驗小學和縣職業技術學校改擴建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紫琳學院首批招生和二期建設。(記者 王銳 特約記者 鄭坤 卜優芬 葉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