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順縣創新模式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改出新顏值 造出幸福感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1-14 10:25:50  瀏覽:-
字號:

  豐順縣在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過程中,積極探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有效舉措,創新提出“老舊小區+片區改造”模式,推動蘇區老城展現新顏值、煥發新活力。

有30多年曆史的五一小區經過改造,麵貌發生了顯著變化。(高訊 攝)

  做好實地調研

  係統謀劃改造

  寬敞平坦的道路、幹淨整潔的環境、整齊劃一的停車位……在湯坑鎮,已有30多年曆史的五一小區經過改造,麵貌發生了顯著變化。

  “我在這裏住了將近30年了,這幾年小區的變化真大。”五一小區住戶徐伯告訴記者,改造前,小區的環境可以用“髒亂差”來形容;改造後,停車亂、環境差、路麵坑窪等現象一去不複返了。居住環境變好了,住戶們的心情也變得舒暢了。

  “改造前期,我們深入調研,充分征求群眾意見。”豐順縣住建局城建股工程師蔡俊佳表示,針對老舊小區群眾反映強烈的供水供電、排水設施不完善、道路不平整等問題,豐順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結合各個小區實際,不斷優化改造方案。目前,豐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通過整合小區周邊的生活設施、市場、醫療、教育、交通、通信等資源進行“集中打包”,按照“先規劃後建設、先民生後提升、先功能後景觀、先地下後地上、先局部後整體”的原則,將老城區分為東山、南市場、內嶺、獅山、湖下和城南六大片區,分年分階段、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做到提前謀劃、按需改造,高質高效推進各項工作。

  有麵子有裏子

  完善基礎設施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湯坑鎮湯湖溝,平坦幹淨整潔的道路旁,五彩繽紛的彩繪在牆上隨處可見,老人們坐在石板凳上拉家常,小朋友們在一旁開心玩耍,好一幅美麗溫馨的和諧畫卷。“以前這裏是臭水溝,我們路過都要捂住鼻子。”附近住戶張大爺告訴記者,湯湖溝經過改造後,環境變好了,成了附近居民晚上散步休閑的好去處。

  湯坑鎮規劃建設辦主任邱源介紹說,除了對臭水溝進行整治外,當地還對道路、欄杆、牆麵、“三線”、雨汙管等進行了改造提升,優化周邊環境。值得一提的是,湯湖溝五彩繽紛的牆繪是由返鄉大學生發揮各自專業特長,緊密配合、一筆一畫創作出來的,極大地提升了湯湖溝的“顏值”。

  與湯湖溝一樣,湯坑鎮海舟園經過改造後,也成為了當地群眾散步休閑的好去處。“以前這裏很髒很亂,地麵坑窪不平,雜物堆積如山,到處臭氣熏天。”湯坑鎮紅旗社區黨支部書記徐柳娜表示,紅旗社區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積極向周邊群眾解讀相關政策,闡明改造的好處和實惠,最終贏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在海舟園改造的同時,還新建了紅旗社區黨群服務點,可為群眾提供免費飲用水、充電等服務,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米”。

  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以來,豐順縣共改造背街小巷58條,打造“四小園”5個,治理湯湖溝1條,增設停車位1505個,建成愛心驛站、老年人活動中心3個,新建便民服務點2個,新增消防設施56處。(記者王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