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寧市積極破題攻堅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處處呈現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場景。(黃偉金 攝)

葉塘鎮圩鎮入口道路經過升級改造後煥然一新。(陳龍 攝)

黃槐鎮擦亮生態底色,從“煤炭小鎮”向綠色小鎮破繭蝶變。(黃偉金 攝)

永和鎮新寨村梅一客風衣穀農耕體驗園整體規劃並種上了有機高端蔬菜等農作物。(黃偉金 攝)
美麗圩鎮建設、發展鄉鎮產業、建好醫院、辦優學校……在興寧市,鎮、村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場景隨處可見。興寧市作為梅州市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自“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啟動以來,牢牢抓住實體經濟、鄉村振興兩大重點,主動融入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奮力跑出興寧老區蘇區全麵振興發展“加速度”。
近日,梅州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印發《梅州市“百千萬工程”破題攻堅行動示範鎮揭榜名單》,興寧市葉塘鎮、黃槐鎮、永和鎮榜上有名。作為破題攻堅行動示範鎮,這三個鎮更是在美麗圩鎮建設及鎮域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等方麵精準發力,久久為功,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為興寧高質量發展賦能。
促進城鄉融合 建設美麗圩鎮
走進興寧市葉塘鎮圩鎮,可以看到居民熙來攘往,車輛川流不息,沿街商鋪鱗次櫛比,各類商品琳琅滿目。葉塘鎮是興寧市擁有較好工業、農業和旅遊業基礎的鄉鎮之一,近年來圍繞建設“興寧縣城副中心”“百千萬工程”示範鄉鎮等目標任務,著力開展“美麗圩鎮”建設行動,不斷提升圩鎮人居環境,切實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以前這條路有些破爛,走起來非常顛簸,現在不僅把路修好了,還規劃了停車位,大家開車來買東西方便了,圩鎮也變得越來越有秩序了。”在葉塘鎮圩鎮農民街,商戶劉先生如是說。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葉塘鎮先後對塘南路、府前街、公園路、農民街等原有道路進行改造,鋪設了嶄新的瀝青路麵和人行道,重新劃分了交通標線,並統一規劃了248個便民停車位,引導車輛有序停放。
“與此同時,我們還在府前街、塘南路、興葉路橫街的街道兩邊完善了直徑40厘米、共2180米的汙水截汙管,以及完善了109個沙井蓋,補種植了25棵綠化樹木,進一步提升了圩鎮人居環境。”葉塘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鎮還定期開展沿街商戶“亂擺”、車輛“亂停”、垃圾“亂扔”等現象的整治,嚴格執行每月環境衛生考核通報製度,確保整個圩鎮環境衛生幹淨、整潔、有序。同時還統一了沿街商鋪廣告,深入開展“三線整治”,全麵提升圩鎮麵貌。
葉塘鎮北塘和美鄉村項目位於葉塘鎮北塘村和興寧市產業轉移工業園交界處。幾個月前,這裏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如今洋陂河兩岸的休閑步道已經基本打造完成,不遠處的休閑公園和文體公園正在平整土地,建成後將會是附近村民和工業園區工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2900萬元,計劃建設休閑中心、公園,並實施外立麵提升和沿河兩岸景觀提升等,建成後將惠及2萬多名群眾和務工人員。
“我們非常重視美麗圩鎮建設,通過精心研究部署,每個項目都分別安排了一個鎮領導牽頭,各部門相互協作,全麵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葉塘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該鎮已完成了一個美麗河道建設,一個美麗鄉鎮入口通道正在升級提升,一個綠美生態小公園(即北塘村和美鄉村建設示範帶)正在建設,美麗圩鎮客廳建設和農貿市場提升改造項目已完成設計準備施工,美麗示範主街東環路和房屋外立麵提升樣板項目正在謀劃。
擦亮生態底色 推動綠色發展
每當到茶油加工上市的季節,走進黃槐鎮總能聽到榨油坊裏的機器轟鳴聲,各處都忙著開榨茶油。近年來,該鎮通過實施低產林改造、提升加工技術等舉措,小小油茶果榨出了更多“致富油”,讓黃槐鎮也實現了“綠色蝶變”。
黃槐鎮是曾經的“產煤大鎮”,隨著采礦業退出市場,給黃槐的轉型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該鎮近年來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綠色富民·秀美黃槐”為發展目標,大力推進美麗黃槐建設,力推“煤炭小鎮”向綠色小鎮的破繭蝶變。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就是該鎮的具體舉措之一,今年以來,黃槐鎮完成油茶新造林650畝、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350畝任務,打造了綠色富民的特色產業。
除了把油茶果打造成了“致富果”,黃槐鎮還促進綠色產業“多點開花”,推動高品質絲苗米、紅薯等特色農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發展,鎮域經濟不斷壯大。今年,該鎮還推出了“我在黃槐有畝田”撂荒耕地認耕認種活動,首次簽訂認種麵積達345畝,為全鎮村集體收入增收約21萬元。
在黃槐鎮禾村村,清澈的黃槐河緩緩從村中流過,河岸兩邊道路經過水泥硬底化改造,路邊種上了綠色植物,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每天清晨或日暮都會吸引不少村民到河岸漫步休閑。近年來,黃槐鎮持續深入推進“一河兩岸”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累計投入約200萬元實施黃槐河清淤疏浚,重建槐東村塔下二橋、禾村村上圍橋,打造微小節點,以點帶麵提升示範帶“新顏值”。
黃槐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鎮還投入220萬元,沿圩鎮主幹道兩旁種植200餘棵槐樹,並安裝了新時代文明宣傳燈箱,促進鎮域綠化美化亮化提升。此外還全麵推進“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投入財政資金340萬元,籌集撬動社會資金500多萬元,實施17個“美麗村屋”“美麗村道”項目,營造宜業宜居、舒適優美的和美鄉村。
立足資源稟賦 做強集體經濟
在距離興寧市區10多公裏的永和鎮新寨村,村裏綠樹掩映著白牆紅瓦,村間小道幹淨整潔,道路旁嫩綠的蔬菜和寬敞明亮的大棚在陽光映襯下顯得格外顯眼。
梅一客風衣穀農耕體驗園在新寨村建設以後,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昔日的灘塗荒地被整體規劃,種上了有機高端蔬菜等農作物。這幾年,該體驗園通過承接親子遊、自駕遊,更是帶動起鄉村旅遊,讓原本的小山村熱鬧了起來。當前,在駐永和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永和鎮聯絡廣東聯通技術團隊,針對梅一客風衣穀農場蔬菜和蘑菇種植地塊進行數字化治理,打造智慧農場示範點。“在廣東大鵬灣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廣東聯通公司提供技術支持下,我們把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產業相結合,實現大棚種植水肥智能化、農場管理數字化。”廣東梅一客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通過壯大梅一客產業、發展光伏產業、入股工業園、投資熙和灣柚園等,我們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6年的6000元增至2022年的22萬元。”新寨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將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推動梅一客啟動二期建設,打造客家豆製品預製菜產業園,以“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抓手,持續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發展,力爭在2025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增至40萬元。
“為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由幫扶單位廣東聯通與村委開展合作,共同成立鎮村(社區)級通信合作社,通過合作模式創新助力村委建立穩定增收渠道。”永和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已有永星、沙坪、新中等3個村成立通信合作社,200餘戶村民入社,每村每年可獲得2萬元以上的合作社分紅,有效增加村經濟集體收入。
永和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接下來該鎮將充分發揮幫扶單位資源優勢,大力推進千兆網絡和村級通信合作社建設。特別是將推進全鎮各村(居)均成立通信合作社,每村每年可以獲得2萬元以上的通信合作社分紅。此外還計劃實施農村農房屋頂光伏項目,收益全部歸各村集體,進一步有效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記者 陳思傑 特約記者 鍾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