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省發展改革委牽頭舉行省直機關和有關單位組團縱向幫扶支持縣域高質量發展動員會,對各有關單位選派的180多名幫扶幹部進行集中培訓、動員部署。記者從會上獲悉,共有23家省級單位縱向幫扶梅州市8個縣(市、區),實現縣域幫扶“全覆蓋”,助力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助推縣域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此次縱向幫扶共涉及156個省直機關和有關單位,對全省57個縣(市)和5個重點老區蘇區市轄區進行幫扶,第一輪幫扶工作期限為2023年至2026年。縱向幫扶組團由1家省直單位牽頭、若幹成員單位共同參與。牽頭單位選派1名處級領導幹部,其他成員單位各選派1至2名年富力強的中層管理人員或科級相當職務層次人員掛任被幫扶縣(市、區)相應職務,並以3年為周期進行輪換。對於部分經濟部門和實力較強的單位,安排幫扶2個縣(市、區)。
縱向幫扶突出集中資源力量重點攻堅,圍繞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加強城鄉建設規劃、提升基本公共服務3方麵共提出12項重點任務。縱向幫扶組團將強化省級資源導入,善用各類幫扶力量,立足縣域實際,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遊則遊”原則,學會“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山區縣要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強勢,農業縣則要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縣域產業由一產向二、三產延伸,通過強化平台引領、加快園區建設,發揮各類資源要素作用,大抓產業發展,把縣域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效益,全麵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要加快補齊縣城的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環境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設施等短板弱項,進一步提升縣城對於人才、人口和企業的吸引力及綜合服務水平,持續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抓好體製機製改革,以營商“軟”環境培育高質量發展“硬”實力,通過推動體製機製改革,激活縣鎮村發展活力。
梅州市8個縣(市、區)共有23家省級單位縱向幫扶。其中,梅江區由省商務廳、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幫扶;梅縣區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幫扶;興寧市由省財政廳、省地質局、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幫扶;平遠縣由省廣電局、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幫扶;蕉嶺縣由省市場監管局、省建築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幫扶;大埔縣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行幫扶;豐順縣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南化工銷售分公司幫扶;五華縣由省自然資源廳、省廣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省稅務局幫扶。
據悉,建立健全新型幫扶協作機製,是我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係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全省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重要抓手,對增強我省縣域內生發展動力具有重大意義。(記者 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