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縣的主要目標是GDP增長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進出口總額增長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四上’企業淨增25家。”2月7日,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豐順縣委書記張誌鋒作表態發言,明確新一年豐順的發展目標。

過去一年,豐順縣搶抓“百千萬工程”發展機遇,開拓進取、真抓實幹,實現GDP增長6.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4%,2項指標增速再次位居全市第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4%,增速排名全市第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3%,增速排名全市第2,主要經濟指標完成年初亮諾的目標。
“今年,豐順將深入貫徹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以‘百千萬工程’為總抓手,聚合力、興產業、強縣域,全麵推動豐順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張誌鋒表示,完成新一年發展目標,豐順將重點抓好6方麵工作:
一是用足用活政策,加快“融灣入海”。深挖《梅州方案》及省《若幹措施》政策紅利,用好“蘇區+灣區”疊加政策,堅持把項目謀劃作為重中之重,爭取更多資金和項目落戶,推動年度計劃投資56.5億元的78項重點項目落地見效,推進汕梅高速改擴建項目建設,力促大豐高速、縣城東環公路納入省“十五五”規劃,力爭紫琳學院今秋招生辦學,集聚發展新動能。
二是推動產業集聚,壯大縣域經濟。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推動新動能積厚成勢、舊動能煥新升級,力促縣域產業成鏈成群發展。堅持產城融合、產城一體,高標準建設梅州豐順產業園區和國際聲穀、萬洋眾創城、電子電聲智慧產業聚集園、電子電聲和五金產業配套園“一園四平台”,加快完善人才公寓、配套服務中心、工人文化宮、學校等功能配套,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統籌發展傳統、新興、未來產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實施產值倍增計劃,推動智能製造、電子電聲、食品加工等主導產業提質增效和鋼鐵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集群。引導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推動12家以上企業進行技改,力爭全縣研發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達1.3%以上。抓好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淨增“四上”企業25家以上,培育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
三是建設美麗城鄉,促進協調發展。圍繞“三年初見成效”目標,聚力攻堅“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以縣城和典型示範帶動全域規劃、全域建設、全域治理、全域融合。重點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統籌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布局、舊城改造與新城建設,大力實施城市更新,持續深入實施“老舊小區+片區”改造項目,一體推進水、電、路、氣、網和教育、醫療、文體等設施建設,提升縣城聚人聚商聚產能力。搶抓央企助力發展機遇,全力拓展兩批“4+25”典型鎮村建設成果,加快培育第三批“5+20”典型鎮村,建好5條重點區域示範路段,打造展示“百千萬工程”成效的示範窗口。深入實施綠美豐順“八大工程”和“機關聯基層共建共管”新模式,堅持“力度不減、標準不降、數量不少、質量要高”,全麵提升縣鎮村綠化美化水平。同時,加快建設各鎮籌資2000萬元以上入股的“光伏+建築”應用全省試點項目,力爭年底前建成收益,項目建成後各鎮每年可增收300萬元以上。
四是加大招商力度,增強發展後勁。深入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積極開展以商招商、鄉賢招商、產業鏈招商,精準延鏈補鏈強鏈,持續引進高技術含量、高成長性的產業項目,確保完成市下達招商引資計劃投資額86億元、實際投資額18億元的任務,推動龍宇科技、訊源文旅高端溫泉酒店、汕頭宏信、京東智慧漁業產業園、省供銷糧食服務、靈芝孢子粉三產融合等項目上半年動工建設,加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五是深化改革創新,激活發展動力。把改革開放創新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持續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落實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方案,推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光伏+建築”應用示範等省級試點出新出彩。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深化“行政審批事項100%網上受理、100%網上辦結”和亚博网址链接 “首問負責製”改革,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深化“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係建設,創建“無信訪村(社區)”占比達80%以上,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六是深挖土地潛力,拓展發展空間。縱深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製度,探索宅基地使用權自願有償退出機製,落實自然災害危險區域建房戶避險搬遷機製,推動農村居住與生產分離,完成建設用地整理6600畝、耕地規模化集約流轉經營8.5萬畝、“一村一戶”避險搬遷226戶,為高質量發展騰挪出寶貴空間。
“凝心聚力、幹字當頭,全力以赴拚經濟、優環境、促發展,奮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豐順實踐實現新突破,為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作出豐順貢獻。”會上,張誌鋒滿懷信心地說道。(梅州日報記者 連誌城 特約記者 鄭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