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梅州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會上,梅州8個縣(市、區)主官現場亮諾。
主持興寧全麵工作的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超文表示,過去一年,興寧市“百千萬工程”全麵提速。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建設如火如荼,黃槐軍旅特色典型鎮成效顯著,獲省“百千萬工程”現場會領導肯定。經濟引擎全麵驅動。創新實施“興商回歸”行動,在廣州塔點亮興寧鴿品牌,形成全省興寧商會動起來、幹起來的生動局麵。全年招引項目計劃總投資超93億元,排名梅州第一,產業發展首次實現“雙百”,規上工業企業突破百家、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百億元。今年1月,興寧財政收入總量在全市排名第一,實現“開門紅”。

新的一年,興寧將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梅州市委工作要求,落實好此次會議精神,牢固樹立“發展思維、產出思維、用戶思維”不動搖,在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中找定位,在“百千萬工程”中找方法,在興寧獨特的資源稟賦中找動力,力爭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4.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我們將念好“三字訣”。
一是突出“實”字發力。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以工業經濟的“穩、進、立”來擴展產業發展新優勢。用好政策“指揮棒”,深挖《梅州方案》和今天印發的《若幹措施》的政策紅利,爭取更多的發債項目獲得國家和省的支持。用實產業“主平台”。深化與廣州天河區的同規劃、同政策、同招商、同服務、同受益“五同”機製建設,建強梅州興寧產業園區。用足科技“點金石”。打響“工、商、農、旅”四大主戰場。圍繞打造“中國鴿業之都”,力爭年內新增1家國字號農業龍頭企業,打破興寧作為農業大市而多年無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的局麵,爭取3年內肉鴿全產業鏈產值達50億元。用活招商“加速器”。加大實施“興商回歸”工程,打造“服務納稅人、厚待投資者、成就企業家”的營商氛圍,推進“五證聯辦”改革,力爭全年引進投資額超86億元、淨增“四上”企業28家以上。
二是突出“新”字開路。以“一核三極”為路徑,謀劃一批打基礎、立長遠的新項目、大項目、好項目,夯實現代化產業體係的支撐基座。著力建強縣城核心。統籌推進新城建設與舊城改造,下決心改變興寧北部“華山一條路”的交通困局;推進石壁水庫與和山岩水庫水係連通工程,徹底改變興寧長久以來“沒有備用飲用水源”的被動局麵;支持市人民醫院創建三甲醫院、興寧一中振興發展,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聚力建設“三個”新增長極。北部的黃槐鎮全民國防教育基地特色發展增長極、中部的葉塘鎮與梅州興寧產業園融合發展增長極、南部的水口鎮與廣梅園區聯動發展增長極,示範帶動周邊鎮村聯動發展、融合發展。
三是突出“改”字破題。牽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牛鼻子”,推動葉塘等6個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落地見效,力爭完成建設用地整理約1.5萬畝、耕地規模化集約流轉經營近20萬畝、新增耕地約2萬畝。念好避險搬遷“緊箍咒”。大力推進自然災害危險區域建房戶避險搬遷工作,並作為考核街鎮黨政主要領導的首要指標。打好試點工作“組合拳”。抓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國家級整縣試點工作,為全省提供可複製、能推廣的“興寧經驗”。(梅州日報記者 連誌城 特約記者 劉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