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東亞文化之都”丨梅州文十景(四):泰然一室,安住層樓
來源:梅州文廣旅遊微信公眾號  時間:2022-06-22 17:09:29  瀏覽:-
字號:
走進泰安樓  

圖片

來源:梅州文廣旅遊

  泰安樓位於大埔縣湖寮鎮龍崗村,建於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距今已有250多年的曆史,是國內極為少見的石方樓,取“泰然一室,安住層樓”意,故取名為“泰安樓”,也被譽為“客家的水立方”。

(顧建新 攝)

  泰安樓及其附屬建築占地麵積6684平方米,其中主樓占地2577平方米,共有200個房間,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19年被列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片

(樂園 攝)

  泰安樓的大門遠看非常獨特:乍看像是一座雄偉的牌坊,細瞧這牌坊其實是鑲在牆上的。據說當時建樓的主人藍少垣是做生意發家的,在當時沒有功名不能建門樓,於是他靈機一動就想出了這個絕妙的辦法。

傳說軼事

圖片

(歐陽汝添 攝)

  興建泰安樓時還有個有趣的故事,樓主人藍少垣在該樓工程進行到第三層時,他把辦公地點也搬到二層的一間房子裏,規定凡前來領工資的工人,都要手提兩塊磚到三樓後才來領工資。那時候的工資是每日清算,結果就這樣節省了建三層所用火磚的搬運費。 

(張永林 攝)

文物遺存

  在泰安樓不同樓層還有不同的展區,一樓布置了客家發展史,客家人生產、生活用具,客家服飾,節慶活動用具展區,詳細地記載了千年來大埔客家人的發展、生產、生活情況。二樓為大埔名人展區、將軍書畫展區。整座建築較為集中地展現了大埔客家人情風貌。

  鼎盛時期,泰安樓住過300多人。泰安樓上下三層,一樓廚房,二樓糧倉,三樓臥室。大大小小200個房間,走廊相接房間,迂迂回回相貫相通,上堂走下堂,錯落極有致,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

圖片

  2018年9月10日,“中國農民豐收節”大埔分會場泰安樓現場進行環龍、醒獅、行鯉魚等的帶妝彩排。

圖片

(高訊 攝)

  泰安樓豐富了我們對客家建築文化的理解,它曆史悠久,規模雄偉、粗獷,布局合理、科學,文化內涵豐富,是客家建築的一大奇觀,也是中國與世界民居建築史上的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