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公輔一生言出必行,信用卓著,他致力於教育事業,四處奔走,留下了“一言重九鼎,兩腳走三圩”的典故:蕉嶺縣老曆圩日逢一、四、七,三圳圩日逢三、六、九,新鋪圩日逢二、五、八,每逢圩日,吳公輔都到鎮上找朋友捐錢,一定要把晉元中學辦下去。


除了深厚的人文曆史,“美麗宜居”“遍地瓜果香”也成為了如今芳心村的亮麗新名片。
嶺縣三圳鎮芳心村地處三圳圩,距蕉城10公裏,東接205國道,西界石窟河,轄芳心、圩前、黃上、黃下、新會5個自然村。這裏依山傍水、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展現出一幅現代文明與田園風光相互交融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曾先後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文明村鎮”“廣東省曆史文化名村”等榮譽稱號,同時也是省級新農村示範點。

01 注禮堂   注禮堂建於清代,1987年曾重修。該屋結構獨特,由泮池、禾坪、外大門、照壁、堂屋、化胎、圍龍、橫屋等組成,為一堂三橫三圍龍布局,第一圍圍龍呈半月形包圍堂屋和橫屋,第二、三圍圍龍呈半月形,第三圍圍龍為兩層,占地麵積約1850平方米。   外大門為懸山頂,大門上方題“注禮堂”,兩側楹聯“注禮家聲遠,談經世澤長”。堂屋內,石基木柱與木質屏風構築神龕,供奉當地戴氏先祖牌位。 02 芳園背至德堂   芳園背至德堂同樣建於清代,是當地吳氏的宗祠,由圍牆、泮池、禾坪、化胎、堂屋、圍龍、橫屋等組成,為兩堂四橫一圍龍布局,占地麵積約1674平方米。   宗祠門口有一副對聯,上書“家傳古硯,人讀新書”,彰顯了當地吳氏世代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   吳公輔一生言出必行,信用卓著,他致力於教育事業,四處奔走,留下了“一言重九鼎,兩腳走三圩”的典故:蕉嶺縣老曆圩日逢一、四、七,三圳圩日逢三、六、九,新鋪圩日逢二、五、八,每逢圩日,吳公輔都到鎮上找朋友捐錢,一定要把晉元中學辦下去。   除了深厚的人文曆史,“美麗宜居”“遍地瓜果香”也成為了如今芳心村的亮麗新名片。 黃上公園 美麗鄉村 黃下村(魏小良 攝) 新會村(魏小良 攝) (汪敬淼 攝) (魏小良 攝) 從上至下分別為芳心村的無花果種植基地、生態葡萄園、百香果基地(林文虎 攝) (鍾小豐 攝) (丘林強 攝) (丘林強 攝)   行走在芳心村,目之所及皆風景,藍天白雲下的農田阡陌縱橫,白牆灰瓦的古民居錯落有致,儼然一幅唯美的田園山水畫。空氣中不時飄來的瓜果香,更是令人垂涎欲滴,如此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你不來體驗一番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