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秋實又一年,砥礪奮進結碩果。翻開梅州市政協2024年履職日曆,一組組數據、一項項成果見證著市政協和全體委員高質量履職盡責、高效能服務發展的堅實足跡。
一年來,組織開展協商議政、調研視察、民主監督等履職活動超過140場次,超700人次參加,形成履職成果30多篇;392名市政協委員深入基層和界別群眾,認真調研、聽取意見,提出239件提案,為黨委、政府科學民主決策發揮了積極作用;組織76名企業界省市政協委員定點聯係、對口援建“百千萬工程”9個典型鎮、50個典型村和“6·16”特大暴雨災害受災嚴重的20個鄉鎮,一批建議和項目已經轉化為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的實際成效……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在這一年裏,梅州市政協在中共梅州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麵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飽滿的精神狀態和紮實的工作作風,積極履職盡責,為推動梅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強化黨的領導
築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一年來,市政協黨組始終強化政治意識,牢牢把握人民政協製度和人民政協組織的鮮明政治屬性,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自覺把堅持黨的全麵領導貫穿始終、落到實處。
嚴格執行省委、市委關於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規定,落實重大事項向市委請示報告製度,全年向市委請示報告25次。認真執行市委批準的年度協商計劃和交辦任務,全麵完成經市委審議通過的20項協商計劃。市政協黨組切實肩負起實現黨對政協領導的重大政治責任,成立市政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製定黨建工作要點,推動黨建與履職相融互促。
在強化理論學習宣傳中,市政協堅持落實“第一議題”製度,召開21場次黨組會議,及時跟進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市政協把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舉辦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幹部大會、市縣政協集中研討等深入學習全會精神;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示範帶頭開展宣講活動近30場次,帶動市縣政協開展宣講活動超過150場次,覆蓋界別群眾1.6萬人次。
服務中心大局
聚焦高質量發展議政建言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原則。市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優勢作用,堅持一切工作圍繞大局來開展、以服務大局成效來檢驗,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聚焦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實體經濟發展、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優化營商環境等中心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使命擔當,為發展謀與思、為群眾鼓與呼。
在全力服務“百千萬工程”方麵,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堅持每月深入定點聯係的縣鎮村指導推動工作。市政協委員圍繞“百千萬工程”提出40件相關提案,其中多件提案獲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督辦,承辦單位梳理形成40項具體任務,推動一批良謀善策被吸納到相關政策措施中。市政協常委會圍繞“深入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開展專題議政,考察學習先進經驗,相關意見建議被吸納到《梅州市村容村貌提升導則》《梅州市耕地連片整治和集約流轉獎補工作指引(試行)》等政策文件中。
在助力營商環境建設方麵,市政協委員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提出20件相關提案,其中《關於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促進先進製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獲得市委主要領導牽頭督辦,推動出台了“應急轉貸資金”係列政策措施。市政協常委會圍繞“實施堵點卡點攻堅行動,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開展專題議政,提出6大方麵22條意見建議,被吸納到建立涉企執法事項統籌協調機製,加快“高效辦成一件事”應用推廣,編發梅州市惠企政策一冊通等工作措施中。
聚焦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市政協倡議省市縣政協委員三級聯動投身綠美梅州生態建設,籌集捐款超過360萬元,建設“政協主題林”等320畝,種植樹苗3.6萬多株。
此外,梅州遭遇“6·16”特大暴雨災害後,市政協積極聯係各方,聯合市各民主黨派、商(協)會、各縣(市、區)政協累計向災區捐款捐物超過700萬元,組織醫衛界委員為災區群眾提供傳染病防治、災後心理疏導服務3000多人次,動員農業界、科技界委員開展複種複耕技術服務等50多場次,有力支持災後重建各項工作。
廣泛凝心聚力
畫好團結奮進最大“同心圓”
市政協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中心環節,發揮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作用,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係列活動,彙聚推動梅州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一年來,市政協黨組成員聯係走訪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等20多場次,召開協商座談會,加強同各黨派團體合作共事。發揮黨派所長和界別優勢,圍繞打造鬆口“南洋海絲路·客僑第一鎮”、完善鄉村治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四好農村路”建設等課題,組織民主黨派開展聯合調研17場次,提出54條建議。邀請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代表參加“百千萬工程”政策解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以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和實體經濟等政情宣講交流會,為黨派團體知情明政、更好發揮作用創造條件。
一年來,市政協圍繞擦亮“梅字號”農產品品牌、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等課題,與縣(市、區)政協聯動開展履職活動22次。市政協還深入推進19個市縣政協委員鄉村振興實踐基地建設,新開辟7個實踐基地,引導委員在種豬繁殖、南藥種植、民宿經營等項目投資超過7.5億元,吸納農村勞動力約2.8萬人。
在深化與大灣區鄉情聯誼方麵,市政協組織100多名港澳青少年來梅開展足球、廣東漢劇、“紅色教育之旅”交流活動,增進港澳年輕一代對祖國和家鄉的情感認同。此外,市政協還組織赴香港宣傳《支持梅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總體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支持梅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的若幹措施》等,促進梅州與港澳地區“雙向奔赴”。
2024年,市政協征編出版了《嘉應古城記憶》文史專輯,收錄文字資料近20萬字、曆史圖片200多張、詠讚詩詞歌賦100多篇,舉辦客家文化保護傳承發展專題講座,助力賡續客家文脈。
加強自身建設
政協隊伍麵貌煥發“新氣象”
打鐵還需自身硬,無須揚鞭自奮蹄。2024年,市政協主動適應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新形勢新任務,健全完善各項工作機製,推動專門協商機構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建設。
過去一年,市政協進一步完善專委會工作製度,製定出台了《新時代委員年度履職評價辦法(試行)》,激發委員履職熱情。同時,進一步健全信息聯絡員製度,各黨派團體、專委會和廣大委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0份,一批涉及交通出行、醫療保險、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等民生關切引起有關部門重視,推動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有效解決,得到市領導和群眾充分肯定。
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人民政協作用發揮在委員、活力展現看委員、事業發展靠委員。一年來,廣大委員在各個行業、各條戰線敬業奉獻、履職盡責,為推動梅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企業界委員中,林文山委員的廣東雁中實業有限公司、劉永東委員的梅州市潮運樓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曾鬆芳委員的梅州溢森實業有限公司等12家委員企業新納統為“四上”企業,黃榮國、何春強、劉水、周運賢、程粉香等14名委員增資擴產貴重金屬加工、生豬養殖、冷鏈物流、電子商務、醫療器械等項目26個、投資額超過18億元。廣大委員密切聯係界別群眾,發揮資源優勢、專業特長,共有200多人次參與扶危濟困、助教助學、修路建橋、義診服務、法律谘詢等公益活動,捐資總額達2600多萬元。(記者 劉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