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市人大常委會2024年監督工作項目一覽表,聽取審議報告16個,開展執法檢查6項、專題調研8項、專題詢問2次……一個個數字背後是一場場監督活動,充分體現了市人大常委會認真履行監督職能、服務發展大局的生動實踐。
2024年,市人大常委會聚焦發展所需、群眾所盼,堅持寓支持於監督之中,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創新監督方式,打好監督“組合拳”,以監督實效推動梅州蘇區加快高質量發展。
以“詢”問效
助力振興發展
專題詢問,是市人大常委會2024年監督工作的亮點之一。自年初謀劃工作開始,市人大常委會就把開展好專題詢問作為監督工作的“重頭戲”。為做足做好詢問準備,市人大常委會對標省人大常委會和兄弟市有關經驗做法,認真研究製定了專題詢問規定,進一步完善製度程序,推進專題詢問規範開展。

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把實施“百千萬工程”作為服務市委中心工作的“頭號工程”。2024年5月,市人大常委會針對2022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召開專題詢問會,把詢問視角聚焦在“百千萬工程”、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綠美梅州生態建設等重點領域,將近年來普遍存在、反複出現、關注度高的4個方麵8個難點熱點問題作為詢問重點,以“人大之問”,切實推動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見行見效。
2024年9月,市人大常委會圍繞我市實施“百千萬工程”推進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情況開展專題調研,聽取專項工作報告,並首次以常委會聯組會議的形式開展專題詢問。通過麵對麵詢問,督促政府及有關部門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建好鄉村振興示範帶,全力推動“頭號工程”加力提速。
除做好專題詢問外,做好財政經濟、生態環保等領域的常態化監督,同樣是市人大常委會發揮監督作用、推動蘇區振興的重要舉措。
市人大常委會著力加強財經監督,看好守好人民“錢袋子”。通過聽取和審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強化預算執行、預算調整和決算審查監督,依法加強國有資產和政府債務管理監督,切實防範債務風險,護航經濟平穩運行。
執監督之筆,繪綠美畫卷。市人大常委會認真聽取和審議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及重點斷麵水質達標攻堅工作情況的專項報告,專題調研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複工程”等情況,助推美麗與發展共贏。《抓立法 強監督 勇擔當 用心用情守護梅州綠水青山》工作案例入選全省人大環境資源領域十大典型監督案例,便是市人大常委會在綠水青山間書寫“履職答卷”的精彩一筆。
以“督”問效
助推民生改善
民生福祉所係,人大監督所向。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找準民生監督“風向標”,緊扣人民群眾所思所願所盼開展監督,助力改善民生、提升“民生溫度”。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既是群眾家門口的“關鍵小事”,也是城市建設的“民生大事”。去年,市人大常委會兩次組織調研組到梅江區、梅縣區、豐順縣等地多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現場,對2023年改造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回頭看”,對2024年新開工改造項目進展情況進行監督。
監督對象從“舊”到“新”,監督力度始終如一。在市人大常委會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推動下,252個城鎮老舊小區開工改造,城市居住環境與居民生活品質都有了提升。
豐順縣湯坑鎮東二街一個老舊小區改造後有了大變化,“小區建成已經20多年了,原本比較破舊,經過改造,幹淨整潔多了。”“對改造效果很滿意,改造後十分靚,到處都寬敞!”住戶們紛紛點讚。
2024年初,市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票選出十件民生實事項目,涵蓋教育、醫療、養老、交通、安全等多個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
票決民生實事項目隻是開端,做好項目實施“後半篇文章”才是關鍵。
強化監督力度,推動民生實事落地見效,市人大常委會不打折扣、從不含糊,通過持續跟蹤、監督問效,力促實事辦實、好事辦好、難事辦妥,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推動下,市十件民生實事取得了良好的辦理成效,26項具體任務全麵完成——建成8個“就業驛站”,超額完成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培訓招生任務;鄉鎮“三所學校”、縣域高中辦學質量不斷提高;136名市縣執業醫師下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91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完成適老化改造;“四好農村路”建設超額完成目標;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補助、殘疾人兩項補貼提高……
我市老齡人口數量較大,養老問題備受社會關注。為進一步解決養老服務供需矛盾,更好地滿足群眾養老需求,去年,市人大常委會專門聽取和審議全市醫養結合工作情況報告,開展《廣東省養老服務條例》貫徹落實情況、基本養老服務體係建設情況專題調研,持續督辦關於支持整合利用閑置醫療資源或醫院周邊資源辦養老院區的建議,助推全市新增9家登記備案醫養結合機構、加快建設醫養結合示範點,醫養結合服務供給、質量得到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幸福底色更足了。
以“執”問效
賦能基層治理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執法檢查是人大監督的法定形式和重要途徑。市人大常委會堅持用足用好執法檢查這一監督方式,圍繞基層治理、權益保護等領域法律法規,加強執法檢查力度,多形式監督法治工作開展情況,助力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梅州、平安梅州。
2024年,市人大常委會聚焦社區矯正工作,開展《社區矯正法》及《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實施情況執法檢查,督促各級各部門進一步完善工作機製、提高社區矯正工作質效。組織開展《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廣東省專利條例》《廣東省河道管理條例》《廣東省全民健身條例》《廣東省實施憲法宣誓製度辦法》等的實施情況執法檢查,推動相關法律法規在我市全麵有效實施。

客韻鄉村,美麗家園。市人大常委會圍繞促進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提升,組織開展《梅州市農村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情況執法檢查,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我們及時梳理發現問題,並轉交相關部門研究辦理,有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基本實現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有了新提升。
漫步於梅縣區梅南鎮水美村,映入眼簾的是幹淨整潔的道路,清澈的溪流蜿蜒於山野間,環境宜人,像一幅寧靜而美好的鄉村畫卷……市人大機關幹部、駐梅南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吳良科有感而發:“這麼美麗的居住環境需要大家一起守護。下鄉時我經常跟老鄉宣傳我們人大製定的農村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圩鎮客廳也布置了條例宣傳欄,讓更多群眾知曉條例、提升環保意識。”
在助推基層治理方麵,市人大常委會同樣聚焦聚力、精準發力,專門圍繞訴源治理工作情況開展調研,針對重點難點問題提出意見建議,為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化解起到推動作用,助力社會和諧穩定。(記者 鄭煒梅 通訊員 梅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