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題
用心用情答好“教育民生卷”!梅州不斷推動教育資源擴優提質,增強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
來源:梅州網  時間:2025-01-01 11:19:14  瀏覽:-
字號:

  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人數占比達95.08%,鄉鎮中心小學、寄宿製初中標準化覆蓋率達到100%,建立37所縣域高中與市域優質高中結對幫扶機製,提升縣域高中辦學質量……

  教育是持續發展的基石,也是衡量民生幸福指數的標尺。2024年,我市各級教育部門以梅州十件民生實事為抓手,著眼民之所盼辦好教育實事,一路改革、一路前行,讓教育的民生賬本增厚度、顯溫度。

  “校更敞”

  保障投入不斷加大

  初冬時節,寒風瑟瑟。然而,在平遠縣城南中學新鋪設的塑膠跑道上,學生們充滿活力地隨著老師的口令奔跑、跳躍,步伐輕快,青春無限,盡情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與激情。“之前的操場路麵坑坑窪窪,一下雨就濺起‘千層浪’,如今重新鋪設了塑膠跑道,跑起步來舒適多了。”該校一名正在跑操的學生對記者說道。


平遠縣城南中學的學生在改造後的新操場奔跑。(鍾小豐 攝)


  記者了解到,在2024年8月份,平遠縣城南中學啟動運動場升級改造工程,整個學校修葺一新,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原來的操場建於15年前,塑膠跑道等老化嚴重,對學生運動安全構成威脅,我們決定進行改造提升,工程總投資264萬元。”據平遠縣城南中學黨委書記張彩洪介紹,此次改造包括鏟除原有塑膠跑道,鋪設全塑型塑膠麵層7050平方米、籃球場矽PU麵層1700平方米,完善周邊路燈、視頻監控、圍網等附屬設施。

  同樣煥然一新的,還有大埔縣大麻中學、蕉嶺縣華僑中學、五華縣中興學校等。我市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梅州2024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2024年以來,我市各縣(市、區)結合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規劃,將“薄改提升”專項補助資金及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獎補資金等,統籌用於鄉鎮學校校園校舍修繕、食堂改造、運動場改造、教學儀器及生活設施設備采購等項目,切實改善“三所學校”辦學條件。

  “學更優”

  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走進蕉嶺縣桂嶺學校上村校區,幹淨整潔的校園內充滿歡聲笑語,運動場,音樂室、美術室、電腦室等現代化功能場所一應俱全……除了參照校本部標準的功能場所設置外,桂嶺學校按照“師資同盤”工作思路,建立了桂嶺學校和上村校區內部教師流動機製,統籌調配兩個校區的師資隊伍,通過學科走教、跨校區師徒結對、教師座談交流等形式促提升,讓孩子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宋嘉君作為校本部的一名教師,運用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將教學理念、教育資源創造性地帶到了上村校區。她說:“我把繪畫、手工等特色課程延伸到課堂中,引領孩子們提升動手能力、藝術審美以及生活的感悟力,推動學生們同步、優質、均衡、特色發展。”

  據悉,2024年以來,蕉嶺縣將全縣33所中小學分為7個城鄉教育共同體,把牢“以城帶鄉、以優扶弱、以大帶小、優質均衡、共同發展”工作方向,持續加強城鄉校際間的交流融合,將城區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鄉鎮學校,激發鄉鎮學校辦學活力,提升鄉鎮學校師資、管理、質量、文化等整體水平,實現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放眼全市,目前已初步建立了77個城鄉教育共同體。此外,推動義務教育學校心理輔導室標準化建設,新增多個城鄉學前教育一體化管理資源中心,提升縣域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構建縣域高中與市域優質高中結對幫扶機製等多項教育領域民生實事也已如期完成,積極回應了百姓期待。(記者 何梓瑜 鍾小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