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經濟大局。提升就業服務能力和強化產業技能人才支撐,被列入2024梅州市十件民生實事。該項民生實事具體工作任務包括:建設“就業驛站”、開發就業見習崗位、“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截至目前,該件民生實事各項工作已經順利完成。
在建設“就業驛站”方麵,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8個就業驛站,已開展就業服務活動48場,發布崗位信息2500多條,幫扶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2100多人次。就業驛站充分發揮載體作用,整合各類就業服務資源,將人社工作與基層社區、企業服務深度融合,把就業和便民服務有機融合,就近為求職者和企業提供政策谘詢、求職登記、職業指導、就業援助、信息發布、崗位推薦等基本公共就業服務,提高“一站式”服務水平。
為充分發揮就業見習帶動就業作用,我市人社部門積極引導骨幹企業、特色產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增加科研類、技術類、管理類崗位數量,增強見習吸引力。同時積極搭建見習供需對接平台,多渠道發布本地見習崗位信息,通過廣東公共就業服務雲平台、“梅州就業”微信公眾號和抖音號等渠道向社會公開發布見習單位崗位信息,加大宣傳力度。截至目前,我市現有見習單位309家,其中2024年新增88家,新增就業見習崗位2377個,新增就業見習人數576人。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精心謀劃、紮實推進三項工程,同時充分發揮三項工程提升人才技能、解決就業等方麵的作用。
2024年開展“粵菜師傅”培訓1701人次,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 170.1%。獲證1581人,完成年度獲證人數1400人目標的112.9%。2024年還獲得省級專項資金300萬元用於在梅州市技師學院建設“有板有眼”綜合培訓基地建設,建成後將大力促進我市特色小吃鏈條化發展。此外,我市共組織6名參賽選手參加省級“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活動,斬獲4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優勝獎、1個優秀組織獎的優異成績。
在實施“廣東技工”工程方麵,截至 2024年11月底,全市技工院校已招生6357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41.27%。通過聚焦人才培養,搭建三方融合的職業技能培訓體係。推動形成我市以市場化培訓為主導、行業企業為主體、技工院校為載體的職業技能培訓供給體係。根據我市製造業發展的需要和企業崗位的需要,各技工院校改造提升傳統專業,調整過剩專業,突出課程設置的特色,及時更新人才培養的專業要求。與此同時,充分利用梅州融灣政策,全市技工院校與省高水平技工院校積極對接,建立“1對1”結對關係,爭取高水平技師學院支持,在教學管理、師資隊伍建設、技能競賽、專業建設給予指導幫助;爭取共享先進教育理念、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推動梅州市技工院校辦學條件不斷提升,現代管理製度逐步健全,辦學特色更加鮮明。目前,全市技工院校共與203家企業共建校企合作關係,畢業生就業率達100%。

梅州市梅縣區大新城社區“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示範站專職人員正在進行基本實操培訓。(陳堅平 攝)
“奶奶你好,我是你今天養老護理員小張。”近日上午,記者在梅州市梅縣區大新城社區“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示範站看到,示範站的專職人員正在進行基本實操培訓。“梅縣區大新城社區‘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示範站通過家政知識講座、基本實操培訓等課程,為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失業人員、社區群眾提供家政服務類技能培訓。服務站已開展多期養老護理、母嬰護理、家庭保潔、家居收納及插花DIY等多場培訓,培訓學員330多名,其中推薦就業200人次。”梅縣區大新城社區“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示範站運營單位負責人饒小玉介紹道。
據了解,以滿足社區居民需求為導向,各縣(市、區)均建立了集“服務+培訓+就業+調解”於一體的一站式“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站,打造“15分鍾家政服務圈”,為社區居民提供家政、技能培訓、促進就業、調解維權等服務,打通了家政服務的“最後一公裏”。2024年以來,全市開展“南粵家政”服務類培訓6879人次,完成2024年度市十件民生實事任務4000人次的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