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們踴躍參與“我們的節日·端午”趣味知識競賽活動。(受訪者供圖)
農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節。人們吃粽子、掛艾葉、係彩繩、誦詩詞、浴蘭湯,蘊含著濃鬱的傳統文化氣息。連日來,興寧市各地各單位也開展多樣活動迎接這個傳統節日。
走訪慰問 情暖端午
日前,興寧團市委聯合鄉鎮團委,赴各誌願者服務崗位開展2024年端午慰問活動並召開誌願者代表座談會,為誌願者帶去了慰問品和節日祝福,讓服務於興寧鄉鎮的誌願者感受到來自興寧共青團的關懷與溫暖。
活動中,走訪慰問組先後走訪慰問了17個鄉鎮和20所鄉鎮學校的101個鄉村振興誌願者,為他們送去節日的祝福和暖心的慰問,並與鄉村振興誌願者們進行了座談交流,詳細詢問了他們在工作和生活方麵的情況,認真傾聽了他們的心聲與訴求,鼓勵他們要繼續發揚誌願服務精神,充分發揮個人才智,為興寧的鄉村振興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不負青春韶華。此次慰問活動,不僅讓誌願者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和關懷,也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幹勁。
6月6日,興寧市市婦聯聯合廣東省婦女維權與信息服務站(興寧站)在梅州我愛寶貝服務有限公司婦委會開展“情係端午 粽暖人心”主題活動。活動中,婦女代表一起動手,拿起粽葉、折成碗狀、填入餡料、捆紮,一個個粽子就在她們手中完成了,嫻熟動作不亞於專業製作粽子的手藝人。一些第一次包粽子的婦女代表則虛心向旁邊的姐妹學習,按指導一步一步包粽子,現場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氣氛。
活動中,市婦聯負責人還傳達了《梅州市深化開展愛心爸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三年行動方案》,號召各行業的優秀婦女代表加入“愛心媽媽”行列,共同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
活動結束後,市婦聯相關負責人和婦女代表還帶著此次活動製作的粽子,走進城北社區的困難家庭,慰問留守兒童、困難群眾,給他們帶去黨和政府的關心。“我們也將繼續承擔起廣大婦女兒童‘娘家人’的角色,凝聚社會力量,做好兒童的引路人、築夢人,婦女權益的守護人。”市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
歲時習俗 樂享假期
6月1日,坭陂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市審計局、鎮婦聯、團委、社工站等在湯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趣味知識競賽活動,活動集知識性、文學性、趣味性於一體,題型涵蓋了端午節相關的曆史人文、民間風俗,與兒童密切相關的安全知識、數學速記、詩詞歌賦、科學與生活常識等,吸引了轄區40多名兒童踴躍參與。
6月7日,坭陂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鎮婦聯、鎮計生協會、南方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轄區幼兒園等組織轄區群眾到戶外開展“情濃端午 家教潤心 成長同行”端午節家庭教育親子實踐活動。日前,新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村婦聯、坭陂鎮社工站組織老年村民開展“健康動手做,養生艾草錘”長者室內手作活動,向老年人們詳細講解了端午節的曆史由來、文化習俗和介紹了艾草錘的美好寓意、製作方法及養生功效等,並手把手教會他們製作艾草錘。坭陂鎮端午節係列主題文化活動,不僅拉近了群眾鄰裏之間的距離,也讓大家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傳統文化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6月6日,共青團興寧市委員會、興寧市稅務局、龍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龍田鎮中心小學開展興寧市“端午抒懷經典詩文朗誦會”主題活動。40名少先隊員參加了此次詩文朗誦活動,通過詩詞誦讀弘揚家國情懷,營造節日氛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感受端午詩詞之美,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
活動中,在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的帶領下,隊員們用吟誦的方式,緬懷屈原,傳承端午文化,表達家國情懷。一個個小誦讀者們神采飛揚、精神飽滿,帶領大家領略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精彩的詩詞誦讀表演激起現場參與者的情感共鳴,掌聲不斷。誦讀結束後,活動主承辦相關負責同誌為少先隊員送上節日的問候和文具用品,鼓勵少先隊員們要認真學習了解傳統節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此外,記者了解到,在節日來臨之際,興寧不少學校開展了節日主題活動,組織學生們動手包粽子、係五彩繩、踩艾葉、畫額麵、浴蘭湯,孩子們在參加活動之餘也更加了解傳統習俗。市民丘女士告訴記者,今年她家孩子在幼兒園就體驗了多樣的活動,“回來之後特別興奮,和我們講述她學到的東西。這樣的活動很好,孩子們應該多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希望以後社區、學校能有多一些相關活動,我也會帶著孩子積極參與!”丘女士說。(記者 林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