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萬家團圓的日子,也是文旅旺季。對於一個地方、一座城市而言,春節更是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時間窗口,是憑借流量出圈的好機遇。作為千年客邑,興寧如何打好“年味”的牌,成為“會玩”的城,以流量點燃地方經濟引擎,這成了擺在我們麵前的新課題。
今年春節期間,興寧推出了一係列的文化旅遊活動,吸引遊客“打卡”。杯花舞、客家鑼鼓、竹板歌、客家山歌、版畫刻印、客家護家拳……豐富的非遺項目展演活動,體現了古韻齊昌深厚的傳統底蘊。由百餘組民俗傳統燈組打造的花燈長廊,更是融合了科技與民俗的“狠活”。裁料、火熏、紮架、糊紙,匠人們忙碌地製作花燈,即將為這座“中國花燈之鄉”盛大的“賞燈”民俗活動拉開序幕。從春節到元宵,從觀看到體驗,從景區到千萬家庭,興寧的年味可謂成色十足。
然而,我們不僅要讓越來越多的人體驗和感受到興寧獨特的年味,更重要的是要讓這個年變得好玩起來,不僅本地人能玩起來,更要能吸引外地遊人一起玩起來。
過去的一年,山東淄博、黑龍江哈爾濱等地憑借各自獨特的地方資源和新奇有趣的宣傳,迅速火遍全國,迎來文旅發展的高光時刻。“會玩”,成為一座城市出圈的核心能力。想憑借文化資源出圈,就要讓深厚的文化資源徹底“活”起來,要讓地方和城市的文化形態更契合現代人的審美和娛樂社交需求,使本地人、外地人都獲得充足的參與感、體驗感。想憑借文化資源出圈,就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資源,通過引導和培育文化產業園區、創意街區、文創企業等,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為地方文化旅遊注入新時代的活力。想憑借文化資源出圈,還要將文化資源融入旅遊發展之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遊產品,開發文化旅遊線路,建設文化旅遊設施,推廣文化旅遊品牌,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才能以勃發的生命力截獲更多的流量,贏得更廣闊的市場。想憑借文化資源出圈,做強文旅產業,更需要在深厚的文化資源基礎之上,不斷激活興寧的互聯網基因,采用一係列時尚的營銷策略,通過線上平台進行宣傳推廣、推出特色旅遊線路等,創新立意刻畫興寧的互聯網文旅新形象。
互聯網時代,每個城市都有被發現的機會。但是,誰能夠在流量曝光機下展現出更有趣的、更吸引眼球的特色,懂得承接隨時拋來的流量,這將考驗一座城市的“文旅頭腦”和運作本領。(記者 榮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