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省重要的豬肉供應大市,生豬是我市規模最大的畜牧品種,是我市乃至全省“菜籃子”工程的主要組成部分。據了解,2022年我市能繁殖豬存欄11.79萬頭,比增6.26%;出欄生豬201.3萬頭,比增4.85%;豬肉總產量15.90萬噸,比增5.16%;規模豬場(戶)405戶;生豬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同時,我市生豬養殖規模化、集中度不高,種豬特別是良種豬供應不足,財政、金融支持政策力度有限等,仍製約著我市生豬養殖業高質量發展。

對此,市政協委員陳愛東、陳遠航、範斌、何春強、張文偉等人聯合提交了題為《以重點支持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促梅州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我們建議,大力支持本地有條件的豬企擴大養殖規模,上規上軌,特別是在統計報送環節,以類如專門誌願工作隊的方式,向豬企提供一對一指導。針對本地生豬養殖企業專門組織開展企業家培育、企業管理培訓、大型先進豬企學習等活動,調動本地生豬養殖企業所有人、管理者的積極性,開拓視野、提高水平。”張文偉在接受本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
張文偉還建議,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上市頭部豬企為對象,大力引進全國知名但尚未落戶我市的生豬生產企業來梅投資,同時促成溫氏集團、京基智農、廣弘股份等已和我市簽約投資的豬企繼續增資擴產,帶動我市生豬產業提質增效。扶持培育“梅州市興寧市生豬產業園”,打造集生豬種業提升、規模化育種育肥、現代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配送、農光(光伏發電)互補、生態研學旅遊於一體的省級現代化農業(生豬)產業園,全麵提升我市生豬產業化水平。大力推廣發展生豬托養或代養模式,將風險集中在承受能力較強的企業上。充分利用好國家和省相關支持政策的有利條件,補足相對薄弱的育種基礎工作,充分應用新技術新機製,以充足的種豬特別是良種豬供應有力支撐我市現代生豬產業的發展。向我市相關金融機構提出指導性意見,保證新增畜禽活體抵押貸款指標並投放向生豬養殖業。成立政府引導基金和相關擔保機構,促進和引導社會資金向生豬養殖業進行投放。引導金融機構針對大型托養、代養農戶擴大養殖規模的,提供專屬貸款、保險產品。對年內新增有效產能和對現有產能進行升級改造的,根據實際情況予以一定的補助,並對超過一定量的優先匹配中央、省級預算相關補助補貼、優惠貸款等。(記者李豔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