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委員湯超宏代表農工黨梅州市委員會發言:用好老區蘇區政策 促進省際經濟發展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2-08 15:34:34  瀏覽:-
字號:

  2月7日上午,市政協八屆二次會議在市委禮堂舉行大會登台發言。市政協委員湯超宏代表農工黨梅州市委員會作題為《用好老區蘇區政策  促進省際經濟發展》的發言。

市政協委員湯超宏代表農工黨梅州市委員會發言。(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林翔 攝)

  梅州市地處粵閩贛三省交界,是廣東唯一全域屬原中央蘇區的地級市和全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如何用好老區蘇區政策,促進省際經濟發展,努力建設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下稱“蘇區融灣先行區”),我們必須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善作善為。

  一、現狀

  去年以來,中央和省先後出台了《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國發〔2021〕3號)、《中共廣東省委 亚搏app下载安装 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利好政策。當前,《支持梅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總體方案》成功獲批,如何將政策紅利轉化成發展優勢,全力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振興梅州,正當其時。

  二、當前我市省際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工黨梅州市委會作為參政黨,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認真開展專題調研,我們認為,當前製約省際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有四方麵:一是產業基礎薄弱,經濟總量較小,財政收入不高。二是省際合作不夠深入。與周邊省界城市在省際產業協作、紅色旅遊資源的融合開發、省際康養醫療合作共建等方麵不夠深入。三是粵閩贛立體化交通互聯互通網絡不夠完善,省際廊道的 “雙龍”高鐵蕉嶺至福建武平縣段以及瑞梅鐵路、梅漳高鐵、梅汕高鐵等項目尚未聯通。四是項目和人才引進難問題突出。區域內可連片開發空間有限,不利於大項目的引進與開發。人口外流形勢嚴峻,引進高素質人才難度大。

  三、建議

  (一)用好老區蘇區政策,完善省際合作機製。用足用好中央和省支持老區蘇區振興發展係列政策,深挖疊加紅利,爭取要素支持,加快完善互利共贏、分工合作、共同發展、服務共享、製度保障的省際合作機製,創新完善資金、人才、技術等支持政策,加大對蕉嶺、平遠、大埔三個省際邊界縣政策支持及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全力促進省際經濟高速發展。一是推動與鄰省間的協作發展,形成區域發展合力。依托現有工業園區等平台謀劃建設省際邊界產業園。建議在蕉嶺與龍岩武平交界區的廣福園區增設粵閩省際交界合作試驗區,設立優惠的稅收政策,打造成跨省支持老區蘇區發展的全國示範區、麵向贛閩粵廣東蘇區振興發展的示範窗口。二是不斷壯大實體經濟。加快銅箔、電子、稀土、建材、農業等優勢產業整合,形成綠色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強鏈補鏈延鏈。三是建設省界地區農產品集散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形成覆蓋粵港澳和福建、江西省際邊界周邊城市的農產品集散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

  (二)加快交通設施建設,構建粵閩贛交通樞紐城市。加快蕉嶺、平遠、大埔北線高速公路網連接、梅州至武平等出省通道建設,加快“雙龍”高鐵建設前期工作,有序拓展加密梅州機場航班航線,加快建設梅州融入海西經濟區和廈漳泉都市圈經濟輻射的贛閩粵省界區域交通樞紐城市。

  (三)培育壯大紅色文化旅遊產業集群,全力打造粵閩贛省際旅遊大走廊。一是探索與井岡山幹部培訓學院聯合構建“從井岡山到三河壩”幹部培訓新架構,構建汕頭—潮州—大埔—永定—上杭—長汀—瑞金“中央紅色交通線”紅色旅遊線路,共建粵閩贛紅色研學圈。二是探索打造以市中心城區為核心,500公裏六環(市域旅遊公裏環線)為引線,串聯梅州五縣兩區一市的旅遊景點,打造梅州省際邊界城市旅遊新亮點。三是探索與江西、福建聯合打造紅色景點、客家文化、美麗鄉村等跨省邊界廊道精品旅遊線,共建邊界旅遊示範區,全力打造體驗兩省差異文化,品嚐兩省特色美食,購買兩省地域特產的贛閩粵省際旅遊大走廊。

  (四)發揮生態優勢,打造省際醫療、康養和養老中心。充分發揮我市生態資源優勢和世界長壽鄉優勢,強化省際醫療合作,推動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粵東醫院等打造成省際區域醫療中心。加快森林康養、溫泉康養、藥膳美食等特色康養項目開發,努力建設贛閩粵最佳康養基地。(記者劉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