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常委姚銘:加強梅港藝術文化交流 發揮大灣區門戶城市旅遊產業作用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2-08 11:48:47  瀏覽:-
字號: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在新時代新征程的路上,香港地位特殊,條件優良,發展空間十分廣闊。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曆史機遇,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支持香港同世界各地展開更廣泛、更緊密的交流合作。其中“十四五”規劃中提到,明確支持香港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而梅州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璀璨奪目。廣東漢劇、梅州客家山歌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相關部門積極創排劇目,開展係列對外演出均取得了良好成效。我覺得可以借香港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契機,結合梅州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的實際情況,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門戶城市和粵北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推動蘇區與灣區聯動發展、合作共贏。要加強梅港兩地藝術文化交流發展,助力廣東漢劇文化、客家山歌文化發展,為香港建構“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增添不同的元素和色彩。因此,我聯合多位在港華人華僑、旅港鄉賢,提出《關於加強梅港藝術文化交流,發揮大灣區門戶城市旅遊產業發展的建議》。

  建議要畫好“同心圓”,開創新局麵,希望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加強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合作,以協同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助力推廣廣東漢劇、客家山歌走向大灣區,以戲劇、戲曲的文化交流形態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客家故事。同時,建議可以定期來香港演出交流,吸引香港對戲劇文化有興趣的青年到梅州交流學習,創造多元化的平台,讓不同興趣的香港青年,了解偉大祖國發展變化。此外,建議在香港舉辦富有客家特色的梅州藝術節,吸引廣大香港青年、海外華僑僑胞來港共聚交流,充分展示美麗梅州客都形象。(記者黃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