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聚焦“強縣聯鎮帶村”“做強特色產業”,為推動我市縣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堅持城鄉“一盤棋” 奏響發展“奮進曲”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2-09 11:45:38  瀏覽:-
字號:

  2023年,我市將著力推進鄉村全麵振興,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建設強富綠美新縣域,推進強縣聯鎮帶村。市兩會期間,圍繞“做強特色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城鄉融合發展”“強縣聯鎮帶村”等內容,參會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各抒己見,為推動我市縣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做強特色產業  壯大縣域經濟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狠抓鄉村產業振興,做好推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市人大代表鍾利萍認為,以深入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契機,可以圍繞金柚、茶葉、水稻、畜牧水產等農業主導產業,在特色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上下功夫,做穩糧食生產、做強現代農業、做活鄉村經濟。

  “首先是以‘公司+托管’‘村委+托管’等模式,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為抓手,推進撂荒耕地複耕複種,做穩糧食生產;其次是以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廣東金柚特色產業集群、‘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預製菜產業等項目建設為抓手,做強金柚、茶葉等特色產業,延長產業鏈條,加快建設鄉村產業社區,培育一批產業強村、經濟強村,做強現代農業;第三要積極盤活利用農村閑置住宅和生態、文化、古村落等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發展休閑型、觀光型、體驗型、直供型城郊農業,把傳統村落、美麗鄉村打造成鄉村旅遊的熱門地,促進農、文、旅三業融合發展,做活鄉村經濟。”鍾利萍告訴記者。

  市政協委員李瑋梅認為,發展預製菜產業能夠有力帶動鄉村產業振興。“預製菜產業推動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農產品食品化的方式大大提高其附加價值,成為鄉村振興新的增長點。”經過係統調研,李瑋梅提出,當前預製菜行業迎來群雄逐鹿、萬億藍海時代,搶占先機、係統謀劃,打造預製菜產業的城市新名片,梅州正當其時。

  李瑋梅建議,創建客家預製菜產業園,籌建梅州客家菜預製菜產業聯盟,彙聚堅實的產業基礎;扶持培育本土預製菜知名企業,進一步提升“梅字號”預製菜的影響力和競爭力;牢牢抓住消費者需求,在口感、風味、營養上不斷創新,打造客家菜預製菜爆品;加強科技創新,強化人才支撐,結合當地資源產學研攜手做好預製客家“一桌菜”。同時,要聚焦預製菜產業的全生命周期,在政策支持、平台建設、名菜名品研發、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麵做足文章,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助力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城鄉融合發展 推動鄉村振興

  強富綠美,這是今年廣東對縣域提出的目標,蘊含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完備、生態環境優良、鄉村風貌優美、經濟向好等各項要求。“完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的關鍵。”市人大代表劉利華說,經過深入調研,此次他向大會遞交了一份《關於提升改造蕉嶺平遠縣域交界山區公路改善兩地群眾出行環境的建議》。

  “交通先行,切實把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短板’轉化為‘潛力板’,以城帶鄉、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劉利華建議市、縣各級相關部門能夠對提升改造蕉嶺平遠縣域交界山區公路給予重視,多部門聯動推動資源下沉,推進項目落地落實,切實提升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改善兩縣山區群眾出行環境,促進城鄉交通一體化,打通城鄉融合的“最後一公裏”。

  強縣聯鎮帶村,是加快城鄉融合、推進鄉村振興的思路。“動力機製升級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和基礎,核心在於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全要素生產率的持續提高。”市政協委員閆恩虎表示,目前,鄉村振興和農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關鍵是新的動力機製的建立。就梅州而言,盤活農村傳統資源,以新的業態強化聯城帶村,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梅州的城鄉老民居是全國較為獨特的,既是巨大的資源存量,也是激活全要素生產率發展麵臨的挑戰。“建議市縣政府盡快規劃指導,搞好農村老民居的治理,以開發利用為重點,在‘擴大綠量、提高綠質、增強綠效’和強化聯城帶村的原則下,盤活傳統資源,促進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綠色崛起。”閆恩虎說道。

  據介紹,目前梅州市內有兩萬多座老民居,主要是圍龍屋,遍布城鄉。閆恩虎建議,積極申請中央、省專項財政資金支持,開展“保護傳統鄉村資源,活化利用客家古民居”專項行動;利用大型圍龍屋或屋群,進行“畫家村”“作家村”“詩詞村”“山歌村”等主題建設;利用“融灣”發展的機遇,聯係大灣區大型機構將梅州鄉村圍龍屋作為培訓基地、休養康健基地、文化教育基地和會議中心建設;借鑒意大利、荷蘭等歐洲先行工業化國家鄉村工業化的成功經驗,將偏遠農村圍龍屋規劃為鄉村產業融合發展中心或倉儲營銷中心,進行工業體係基礎建設,以聯城帶村促進城鄉融合。(記者吳麗伶 李豔良 劉巧 丘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