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聚焦“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製造業當家”等為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建言獻策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2-08 16:06:23  瀏覽:-
字號:

開幕大會上,政協委員認真聽取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市“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精神飽滿,認真履職盡責,聚焦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製造業當家,夯實平台基礎,壯大企業量級,承接產業有序轉移等,為梅州蘇區高質量發展共獻良策。

  集中資源要素

  壯大實體經濟

  代表委員們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這為梅州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要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製造業當家,奮力推動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

  “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是梅州壯大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首先要高水平建設融灣合作發展平台,謀劃打造省級經濟特別合作區,打造一批優質產業承接載體。其次要堅持製造業當家,樹立‘發展思維’‘產出思維’,發揮省8個幫扶集團對口支援作用,深化穗梅對口幫扶協作,積極開展產業對接,加大產業項目招商和謀劃力度,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省‘盤子’,以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市人大代表吳特宏表示。

  同時,吳特宏還建議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強化“用戶思維”,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對標廣州、深圳等先進地區,實施重要量化指標對標提升行動,致力打造叫得響的梅州營商環境品牌。在政策要素保障上發力,加大向上溝通對接力度,爭取更多的政策資金支持,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把資源要素集中到“打糧食”項目上,不斷壯大實體經濟。 

  光伏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已經成為梅州立足資源優勢,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市政協委員李勇春表示:“光伏作為‘打糧食’的產業項目,在近年蓬勃發展的過程中,也顯現出行業發展不規範、工商業光伏項目融資難、光伏產業人才缺乏等發展的短板。”為此,他希望市有關部門能夠成立光伏產業共建共享專班或領導小組,對全市由財政資金建設的光伏電站進行統一規範審批和監督,並大力推動政銀企合作,強化監管保障力度。

  在推動形成產業集群方麵,李勇春建議大力培育“獨角獸”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措並舉為我市光伏產業建圈強鏈,同時要持續創新光伏應用模式,大力推廣自投資建、第三方投資、共享光伏、眾籌光伏等商業模式,盡快落實隔牆售電等新型售電模式,探索利用高速公路兩邊或高速公路+光伏應用模式。

  突出優勢產業

  推動振興發展

  一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銅箔—高端印製電路板產業的發展,堅持把銅箔、覆銅板、電路板等先進材料行業的發展作為全市先進製造業發展的重要抓手。為助推梅州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梅州打造千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集群,市政協委員李遠泰建議加大重點項目、擬落地項目的要素保障,特別是加大環境容量、能耗指標方麵的支持力度。要拓寬地方政府專項債使用渠道,探索成立產業發展引導基金,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同時,政府要架橋牽線,大力引進鏈主企業,延長區域產業鏈和供應鏈,引入新能源汽車電池、儲能等鏈主企業,形成從基礎材料到終端產品製造的完整產業鏈,帶動梅州企業集群發展。要出台政策引導,對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給予適當稅收支持或相應的獎補資金支持,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壯大。”李遠泰說。

  “隨著近年來肉鴿飲食文化越來越普及, 一鴿勝九雞的營養價值逐漸深入人心,發展興寧鴿產業大有可為。”市人大代表陳偉波表示,肉鴿產業在興寧有較好的發展基礎,如今已擁有2個國家級肉鴿產業專業鎮(村)、6個省級肉鴿“一村一品”專業村,已建設發展肉鴿產業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省級農業科技園,建成占地3萬平方米的興寧鴿預製菜加工基地,以及配備廣東省博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

  陳偉波建議,一要加大科技創新,加強興寧鴿品種選育,增加農戶的養殖效益,鞏固聯農帶農成效。要繼續加大興寧鴿預製菜工藝和產品創新,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保障農戶的收益。二要加大市場推廣,通過品質保障、品牌打造,加大興寧鴿市場渠道推廣。三要加大聯農帶農,探索“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孵化園+合作社+農戶”模式,實現場地、種苗、飼料、技術、收購、品牌六個統一,推動興寧鴿產業高質量發展。(記者黃科 陳思傑 張瑩娜 傅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