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票決結果出爐!2023年,梅州要辦好這十件民生實事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2-10 11:13:00  瀏覽:-
字號:

  2月10日上午,在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市人大代表以投票的形式從11件候選項目中票決出市人民政府2023年10件民生實事項目,件件與廣大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

  記者了解到,10件民生實事涵蓋生育、養老、就業、交通、消費、安全等領域,每個項目都提出了具體目標,明確了主管部門。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

  一、優化生育支持政策

  免費為超過3.8萬名適齡婦女提供一次乳腺癌、官頸癌篩查,提高婦女"兩癌"早診早治率;免費為約2萬名孕婦提供地中海貧血、唐氏綜合征、嚴重致死致殘結構畸形的產前篩查。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200個,落實學前教育生均撥款不低於每人每年500元,鞏固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5%。建設1個城鄉學前教育一體化管理資源中心,以鄉鎮中心幼兒園帶動鎮域內幼兒園開展教研活動、規範園所管理、提高辦園質量。

  二、大力推動健康養老服務體係建設

  持續增加醫養結合機構數,65歲及以上老人醫養結合服務率超30%。新增1-2個社區(村居)心理關愛項目點。對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開展適老化改造項目的建設。

  三、提高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基本生活和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水平

  城鄉低保對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差水平分別從每月653元、300元提高到676元、311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6倍。集中供養孤兒、散居孤兒(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水平分別從2022年每人每月1949元、1313元提高到2023年2017元、1359元;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補貼標準參照散居孤兒基本生活養育標準執行。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分別從2022年每人每月188元、252元提高到2023年195元、261元。

  四、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

  計劃開展"粵菜師傅"培訓1000人次。計劃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1000人次,全市技工院校招生規模至5400人。計劃開展"南粵家政"服務類培訓4000人次。

  五、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為342戶符合條件的城鎮住房保障對象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023年計劃改造小區100個,著力改善城鎮老舊小區居住環境,提升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

  六、開展“放心消費粵行動”

  配合省級開展"放心消費承諾創建"活動。

  七、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實施22座農村危舊橋梁(含1座渡改橋)改造,推進農村公路改造提升。

  八、開展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地質災害隱患治理

  完成1座中型、117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主體工程建設任務。開展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治理和重點鎮1:10000地質災害風險調查。

  九、加大食品藥品安全監督檢測力度

  開展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抽檢,實現現場檢查評價及供餐質量安全監測全覆蓋。全市不少於100家農貿市場開展以蔬菜類、水產品類和肉類為主的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全年完成不少於17萬批次食用農產品快檢任務,不合格食品處置率達100%。全市食品抽檢達到每千人5.5批次。市內生產的國家集中招標采購中標品種抽檢覆蓋率達到100%。

  十、提高惠企利民服務便捷度

  實施梅州市12345亚博网址链接 便民熱線市場主體訴求智能化分辦項目。打造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

圖片

圖片

  堅持辦好十件民生實事,是市委、市政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更多財力用於保障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務,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重要舉措。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財政局牽頭遴選確定了2023年市十件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共11件。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的遴選,堅持以下三個原則:一是與中央和省惠民政策相吻合;二是與各級財力相匹配,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三是群眾關注、惠及麵廣、操作性強、實用實效。

  下一步,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將依法履職,加強對10件民生實事項目的跟蹤監督,通過開展視察活動、代表小組活動、聽取專項工作報告等形式,督辦落實,推動民生實事落地見效。(記者林德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