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檔時間:2023-06-28

頁麵已歸檔

"粽"享端午
詩詞中的端午
  • 解粽正思端午,懷沙莫問汨羅。
  •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 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
  •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習俗知多少
  • 賽龍舟賽龍舟
  • 掛艾草掛艾草
  • 吃粽子吃粽子
  • 佩香囊佩香囊
  • 洗草藥水洗草藥水
  • 係五彩縷係五彩縷
  • 賽龍舟

    每年端午前擇吉日,龍船就下水或從水底浮起。“起龍舟”後,還有采青和點睛等重要的儀式。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古代是龍圖騰祭祀的節儀,多祈求福佑、風調雨順。

  • 掛艾草

    艾為重要的藥用植物,端午時節艾含艾油多,功效好,人們往往插艾條於門眉,用以驅病、防蚊。

    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

  • 吃粽子

    粽子是用箬葉(或柊葉)包裹糯米、餡料而成,形狀多樣,有尖角狀、方狀等。其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是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

    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

  • 佩香囊

    香囊一般采用彩色綢緞或布塊包上棉花,摻和著川芎、白芷、丁香、山艾、細辛、甘鬆、甘草、雄黃粉等中藥粉,再用彩綢紮繡而成,下邊還垂上紅、綠、青、藍、紫各種線穗,佩在胸前,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

  • 洗草藥水

    草藥水,即是古籍記載的沐蘭湯。端午日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是藥。

    在廣東,兒童用苦草麥藥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則到江河、海邊衝涼,謂之洗龍舟水,洗去晦氣,帶來好運。

  • 係五彩縷

    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係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去邪祟、避災除病、益壽延年。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