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是豐順縣傳統優勢特色產業之一,自豐順縣特色蔬菜產業園建設以來,按照“資源稟賦優越、產業特色突出、產業鏈條完整、資源要素集聚”的創建原則,在各級政府及龍頭企業的引領推動下,特色蔬菜種植規模及產值效益不斷提升,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春節前夕,記者來到湯坑鎮下村村的和昌綠色蔬菜基地采訪時,隻見一大片蔬菜大棚內,菜心、小白菜的秧苗正在沐浴陽光,茁壯成長。工人正忙著將成熟的甜白菜采摘裝箱,有的在“洗床”準備水培下一批秧苗。
隨著特色蔬菜產業園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豐順特色蔬菜走出“家門”,銷往外地。據基地負責人陳修浩介紹,自產業園建設以來,種植基地新增了五千多平方米的種植大棚,設施設備基本建成投產,增加了許多就業崗位,有效解決了當地村民的就業問題。無論是無土栽培模式,還是食用菌工業化栽培,種植規模及產值效益都在不斷提升。
在產業園牽頭實施主體代米生物科技公司的自動化車間,經過菌種篩選、菌絲培養、搔菌、育菇房培養、采收包裝等流程,金針菇、杏鮑菇、白靈菇由工人驗收打包後裝車運往粵港澳大灣區。
作為豐順縣特色蔬菜產業園牽頭實施主體,代米生物經過23年的發展,從一個小作坊發展成工廠自動化、周年循環生產型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成為廣東省菜籃子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公司還以“借船出海”方式,將產品出口至東南亞、歐美、日韓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記者從豐順縣相關部門了解到,全縣現有蔬菜種植麵積10.03萬畝、食用菌工廠化栽培麵積14.5萬平方米,蔬菜總產量21.72萬噸(其中食用菌6.66萬噸),總產值11.48億元(其中食用菌3.8億元);全縣蔬菜種植流通企業50多家,其中省、市農業龍頭企業6家,國家級、省級、市級示範社10家,已初步構架形成種植、加工、流通、科技、品牌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經營格局。(榮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