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加大,返鄉人員增多,更加需要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對此,豐順縣各地通過發揮農村基層組織作用、推動醫療資源下沉工作、加強農村重點人群防護、強化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四項措施,著力提升精準服務能力、診療保障能力、重症防治能力和日常防護的能力。
村衛生站是農村疫情防控的重要陣地。春節期間,記者走訪湯西鎮大羅村衛生站看到,藥品、醫療設備等準備充足,村民正在有序就診。從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症”,豐順縣第一時間調整醫療資源力量,將一些應急設備和藥品向村衛生站傾斜,確保有藥用、用得上。此外,進一步發揮黨員幹部的作用,持續開展好“敲門行動”,上門為村裏患有基礎疾病、行動不便的老人等特殊群體進行健康評估,確保他們的病情能得到及時發現和救治。同時,推動加快提升重點人群疫苗接種率,做到“應接盡接”。
記者了解到,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斷優化,當前,豐順縣把重症患者救治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優勢醫療資源,持續提升醫療救治能力。同時,各地建立健全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台賬,強化服務管理工作,做到幹部下沉、醫療資源下沉、藥品設備增量下沉,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標準配置到位,確保農村重症患者早發現、早轉運、早治療,守好農村疫情防控“最後一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