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3時,環衛工姚雪芬頂著凜冽寒風奔赴到崗,入行20多年,她已經習慣了越是節假日越是忙碌的節奏;成為鐵路人30年來,趙世平也已經習慣了春節期間在車站度過,今年她依舊在梅州西站奔忙著;梅縣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醫護們的春節同樣在迎接新生命中度過……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當人們紛紛踏上歸鄉路,與父母妻兒團圓相聚、共度新春佳節的時候,有這麼一群人,堅守在崗位一線,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隻有“對我們而言沒有假期的概念”的堅守。
奔忙牽線守護相聚
在鐵路客運工作30年的趙世平是梅州西站客運主任,成為鐵路人30年來,她一直以自己的職業為榮,她覺得鐵路人是“牽線”團圓的崗位。
梅州西站自建成以來承擔了大量客流運輸。“梅州西站一定程度代表了返鄉遊子對家鄉的第一印象,這對我們工作要求特別高,不僅要服務熱情,更要工作細致。”趙世平說。遊子踏上萬裏歸途,隻為闔家歡聚,所有美好的前提是平安。2023年春運開啟後,一向忙碌的她更是從早忙到晚,重點車次盯控、設備設施檢查、現場巡視,車站裏隨處可見她奔忙的身影。“旅客多了,突發狀況也就多,隻要我們細心一點、多想一點,就能避免問題的發生。”說話間,一趟列車進站,已經養成職業習慣的趙世平關注著每一位旅客的動向,發現有旅客靠近安全黃線,立馬上前溫柔提醒旅客,確保每一位乘客安全離開站台。
從檢票進站到站台乘降,從列車到達到按時出發,客運工作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梅州西站的“神經中樞”——綜控室。“我們工作時間是6∶30到22∶30,在這個時間段裏必須時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綜控員黃慧涓說,春運期間,實行“一日一圖”列車運行計劃,開行對數和客流量的增加,對應急處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黃慧涓告訴記者,作為交通人的她也已經習慣了春節裏的忙碌,習慣了哪個崗位有需要就去哪裏支援。
披星戴月美顏城市
大年初四,霜凍來襲。市環衛局江北所環衛工姚雪芬顧不得暖乎乎的被窩,不到淩晨3時就披上外套趕往單位,拿上打掃工具後,立馬趕往責任路段中華街開始大清掃。彼時,盡管氣溫仍然較低,但清掃了沒一會兒後,她仍然忙出了汗。
環衛工人在梅江區油羅街路口開展保潔工作,為市民營造幹淨整潔的節日環境。(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連誌城 攝)
“為了不影響市民的出行,我們都是趕在天亮前將自己負責的路段清掃幹淨。”姚雪芬說,中華街是梅城老街區,商鋪多,人流量大,今年春節期間,暴增的人流量也讓大家工作更加繁忙。“我們在節假日都會加強清掃強度,隻要在上班時間就會巡查路麵有無垃圾,可不能讓大家在遊玩時留下對梅城的壞印象。”姚雪芬說,對她而言,春節和平時並無差別,“春節我們都在崗位上度過,我們要是放假了,那城市環境衛生也就放假了。”她說。
姚雪芬隻是環衛工的其中一員。春節期間,全市環衛工積極奮戰,有效保證了生活垃圾等及時清運、及時處置,為廣大市民營造幹淨整潔的節日環境。
守護新生力量到來
大年初四淩晨3時,梅縣區婦幼保健院手術室裏,隨著嬰兒的一聲啼哭,全體醫護人員和家屬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家住梅城的李女士終於平安誕下一子。作為39歲的高齡產婦,李女士產子的過程異常艱辛。當天淩晨1時30分,因為出現了破水情況,家屬把其緊急送到了梅縣區婦幼保健院。
“接到李女士時,醫生診斷後發現其已經出現了胎盤早剝現象,非常緊急且危險。”梅縣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任洪梅紅介紹說,醫院醫護團隊立即為其安排了手術,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共同努力,最終化險為夷,母子平安。大約6個小時後,護士為新生兒分別接種了一針乙肝疫苗和卡介苗,讓其“守護”嬰兒健康成長,家屬也難掩激動和開心,連連向醫護人員道謝。
“每逢節假日,孕產保健部的值班安排和平時都是一樣的,我們所有的醫生和護士都堅守在崗位上,始終保持充足的人力,24小時待命,給產婦提供更周到的照護。”洪梅紅說,雖然自己和醫護團隊春節期間依然要堅守崗位、不能與家人團聚,但大家都無怨無悔,因為守護母嬰平安,是至高無上的事業和責任。(記者 鄭煒梅 賴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