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遇上了第38個教師節,思念與感恩“撞”個滿懷,在這特別的“雙節”日,記者連線采訪了幾位在梅支教教師及梅州奔赴西藏開展支教幫扶的教師,共敘佳節故事和思鄉情懷。
客都情相伴
此心安處是吾鄉
為了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今年中秋假期,不少在梅支教的教師積極響應就地過節的號召,留在梅州。
“來,大家爬山前,先在山門口拍張合照留念吧!”昨日上午8時許,來自廣州天河星火支教團(興寧工作隊)的15名教師相約在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門口集合,計劃通過打卡興寧網紅景點的方式,開啟美好的假期。“我們支教團除了我是第二年在梅支教外,其他教師都是今年8月底才來到興寧,所以大家都想趁著這次假期,好好領略本地的風土人情。”目前在興寧市坭陂鎮中心小學支教的教師劉東風說。
去年,劉東風被委派至興寧市羅浮鎮羅棟希望小學支教,在一年的時間裏,她與當地村民、孩子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去年中秋節,是我第一次在梅州過節,附近的村民知道後,紛紛送月餅、柚子給我。那晚我還跟學生、村民們坐在校門口的空地上賞月、聊家常。”劉東風說,今年中秋節,不少學生不僅提前送出了教師節祝福,還邀請她到家裏一同過中秋,這讓身處異鄉的她倍感溫暖。
昨晚,在梅縣區丙村鎮中心小學,該校支教教師黃嘉慧不僅與父母視頻遙寄相思之情,還與當地村民一起賞月。“這是我過的第一個教師節,放假前有不少學生還送了我小禮物,尤其是一個學生手繪的畫讓我特別感動。”黃嘉慧說。
“我是惠州客家人,覺得客家一家親,所以選擇來梅州支教,來了這裏後,發現梅州人都特別熱情。”黃嘉慧告訴記者,她計劃利用中秋假期到處轉轉,多了解梅州和客家曆史。
他鄉月亦明
高原之上寄相思
向西北延綿3000多公裏,是梅州到西藏林芝的距離。在萬家團圓的日子裏,4名來自梅州的援藏教師在異鄉度過了“雙節”,他們分別是來自廣東梅縣東山中學、五華縣水寨中學、興寧市第一中學、興寧市黃陂中學的姚勇文、古振宣、黎錦華、葉委。今年,他們被選拔為廣東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組團式”教育人才,於8月5日奔赴西藏,開啟支教之旅。
昨日上午,記者與4名梅州援藏教師進行了視頻連線。“我們進藏時,正是這裏一年中最美的時節,到處是鬱鬱蔥蔥的樹木。”姚勇文告訴記者,美景映入眼簾,考驗也隨之而來,短短一個月,他們就遇到了高原反應、突發疫情、線上直播教學等三重考驗。
麵對頭疼、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高原反應,他們互相照料;為了熟悉學生情況,他們一有空就抄寫學生的藏語姓名;麵對思鄉之切,他們隻好隔著屏幕與親人團聚……
高原之上,梅州援藏教師團結友愛,共同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度過了高原適應期,他們還主動參與疫情防控誌願服務,與當地共同渡過難關,展現客都教師風采。
臨近中午,黎錦華走進廚房,開始忙碌起來。為了慶祝“雙節”,來自廣東多個地市、一同在林芝一中支教的20多名援藏教師約好一起聚餐。“雖然身在異鄉,但過節還是要有儀式感。”黎錦華說,離家一段時間,他最想念的還是媽媽做的客家釀豆腐和高山茶油蒸土雞。
“從教19年來,這是我第一次在異鄉過中秋。”葉委說,這幾天,林芝市政府、教育局和廣東省援藏工作隊的領導到校慰問,林芝一中的學生還唱歌為他送上節日祝福。多方的關懷,讓他感到暖意融融。
為期三年的支教任務,讓梅州援藏教師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古振宣說:“今後,我希望以‘嚴愛相濟’的教育思想教育孩子,把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個學生身上,讓每個學生都健康成長、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記者 吳海清 江 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