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第一口甜蜜,來自梅州的“誘惑”
來源:南方日報·梅州觀察  時間:2022-09-01 15:55:22  瀏覽:-
字號:

  一年美景最秋色,又是柚果飄香時。每年中秋前夕,梅州漫山遍野的柚子樹上再次掛滿金黃色的果實,甜蜜“柚惑”即將登場。

  眼下蜜柚逐漸成熟,梅州柚農的朋友圈又開始熱鬧起來。從今年蜜柚預售情況看,柚果品質普遍得到采購商及消費者的青睞,在還未采摘的情況下,已經有果園收獲大量訂單。

  

近年來,以省級蜜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依托,大埔蜜柚產業走向規模化、科技化發展之路。餘灝 攝

  匠心種好柚,品質贏市場。在開拓銷售市場、改良品種、精深加工等一係列硬舉措下,今年蜜柚銷售季,柚農顯得更加從容。

  如何“煲好”梅州柚“頭啖湯”,讓柚果在眾多的秋令水果中脫穎而出,梅州有了更多期待。

  定向尋銷路>>>

  做好摸底和分類 開拓國內外市場

  “我家的柚子快訂完了。”今年蜜柚還沒大量上市,大埔縣柚之香農場柚農鄭彩霞已經迎來豐收的喜訊。

  相比去年同期外地采購商鮮有問津的境況,今年行情大不一樣。“在老客戶的介紹下,福建的采購商6月時就已經過來下訂單了,準備出口海外。”鄭彩霞說,今年該基地蜜柚產量30多萬斤,八成已被該采購商收購。

  “靠品質說話,品質好了自然不愁賣。”鄭彩霞說,目前市場對農產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挑剔,在精心嗬護下,今年基地的柚果質量較去年有提升,很多采購商主動上門來求購。

  蜜柚逐漸成熟,即將上市銷售。馬吉池 攝

蜜柚逐漸成熟,即將上市銷售。馬吉池 攝

  “糖度提升很快,水分比去年同期更多,品相更好了。”近日,廣東潤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楊鏡良給基地的柚果品質做了檢測,反饋給下了訂單的客戶。

  麵對今年中秋節比去年提前的特殊情況,潤土柚果基地采取了不少管理措施,讓蜜柚更早成熟的同時保持高品質,以應對時間緊迫的銷售節點。“預計9月1日開始分批采摘,零售價精品果10—12元/斤,普通果6元/斤,現在果園七成產量已經被客戶預訂,柚果銷售壓力比去年輕多了。”

  梅州是廣東最大的柚子產區,種植麵積65萬畝,總產95萬噸,產量占廣東全省九成,占全國兩成,而大埔是梅州蜜柚主產區,是全省最大的蜜柚種植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紅肉蜜柚種植基地。麵對蜜柚集中上市銷售壓力大的問題,梅州市、大埔縣各部門以及各家柚企做了不少部署。

  國內市場競爭激烈,許多企業將目光瞄準更廣闊的海外市場,梅州萬川千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梅州海關靠前服務,幫助我們開拓國際市場,今年蜜柚出口形勢很好。”該公司負責人丘牡香表示,受全球疫情和經濟貿易等因素影響,去年蜜柚出口僅900多噸,今年在海關幫助下,目前公司已陸續收到1500多噸出口訂單。

  為助力梅州蜜柚“走出去”,梅州海關組織精幹力量到果園、龍頭企業、行業協會進行調研,了解企業出口需求,密切關注國際行業動向,組建技術貿易工作組,積極幫助企業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幫助蜜柚企業獲得更多目的地國家的出口資質,目前梅州已有兩家蜜柚生產企業獲得輸美資質。

  此外,為助力梅州蜜柚搶“鮮”出口,梅州海關設置鮮活易腐農食產品“綠色通道”,提供“7×24”預約查檢服務,保證審單、查驗、出證等各環節流暢銜接,做到“即報即查、即查即放”,為蜜柚出口按下“加速鍵”。目前,梅州蜜柚已銷往中亞、歐盟、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根據蜜柚調查摸底情況,大埔縣還按品質分類,精準投向,引導柚企、柚農開拓國際、國內、省內市場。“通過調查摸底數據的成果,大埔縣分區指導柚企、柚農管理好蜜柚,並往三個不同市場定向尋找銷路。”大埔縣蜜柚行業協會會長鄧展華說,同時政府聯合大埔縣蜜柚行業協會將全縣6336戶柚企、柚農由18家蜜柚類省級龍頭企業分區域、分類型對接,建立溝通聯係微信群,實現信息對稱,打通銷售堵點。

  創新推良種>>>

  延長市場供應期 量價齊漲效益高

  “這是基地改種的西施柚,在北方的高檔酒店裏,一個柚果能賣到100元。”在大埔縣楓朗鎮楓朗村,梅州市合生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少鋒正在查看基地柚果的長勢,這是該基地的主打產品。

  中秋節將至,寓意喜慶、團圓的梅州柚又掀起了一波市場購買熱潮。與國內傳統的白肉、紅肉、三紅蜜柚等柚類品種相比,西施柚作為新品種,備受高端市場消費者喜愛。

  在疫情衝擊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下,柚果市場洗牌加劇,市場競爭尤為激烈。“由於國內傳統的蜜柚市場趨向飽和,近幾年蜜柚行情沒有往年供不應求、銷售火爆的場麵,換來的是產地降價滯銷的現狀。”羅少鋒說,而新進品種西施柚在國內產量低,市場新鮮感還不錯,需求量大,目前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麵。

  

  大埔盛產蜜柚,近幾年部分柚農發現蜜柚越來越賣不動了,為銷路而發愁。因此,調整柑橘種植結構迫在眉睫,羅少鋒就是敢於“吃螃蟹”的種植戶之一。頗有前瞻意識的羅少鋒,幾年前就決定另辟蹊徑改種西施柚,並且堅持高品質種植,近幾年優質水果陸續上市,收成頗豐。

  從2019年開始,經過3年的嫁接改種,現在該基地已種植西施柚兩萬棵。“西施柚原產於泰國,近年才陸續進入中國市場,高昂的零售價擋不住消費者的嚐鮮心理,柚果很快成為市場的‘新寵’。”羅少鋒說,相比傳統蜜柚品種,西施柚采摘周期長,擁有耐儲存、耐運輸的優點,抗市場風險能力也更大,這些都為其銷售提供了便利條件。

  “今年基地預計西施柚產量在200萬斤左右,零售價兩個168元,收購價也有10元/斤,相比傳統蜜柚品種,經濟效益更高。”羅少鋒說,如今西施柚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大受歡迎。在老客戶的推薦下,在預訂階段,柚果價格不僅穩中有漲,還很快銷售一空。

  “今年蜜柚采完後,西施柚就可以開始套袋了。”目前,羅少鋒的基地還有蜜柚一萬棵,麵對臨近的中秋銷售節點,他顯得從容不迫。“都說中秋是蜜柚銷售分水嶺,以前柚農如果中秋節前沒賣完,會特別緊張。現在通過調整品種結構,延長柚果銷售期,收成卻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隨著蜜柚銷售市場和品質的波動,單一的柚果品種結構逐漸顯現市場弱點,為優化和豐富梅州柚類品種結構,做好柚類品種資源優化更新,延長柚果市場供應期。去年,大埔縣還與航天生物集團廣梅航天育種研發中心簽訂航天育種研發項目協議。

  借助該中心的科技力量,大埔將重點抓好蜜柚品種選育繁殖工作,積極選育早熟型,高產、抗病型,營養含量高、口感優良型,提取高價值成分的深加工型的梅州柚·大埔蜜柚品種,全麵優化蜜柚產業發展布局,帶動蜜柚產業提檔升級,助力大埔縣蜜柚產業高質量發展。

  向良種要效益,當地柚農也將看到耕耘的新希望。

  延鏈育商機>>>

  蜜柚製品更豐富 附加值繼續提升

  眼下蜜柚鮮果還沒大量上市,來自梅州大埔的一款金柚月餅已經受到市場的青睞。

  走進大埔省級蜜柚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的廣東通美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個個大小一致的月餅排著隊在現代化流轉,工作人員黃肖芬正在生產線上忙碌,確保各個生產環節有序開展。

  大埔省級蜜柚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廣東通美食品有限公司月餅生產線運轉不停。馬吉池 攝

大埔省級蜜柚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廣東通美食品有限公司月餅生產線運轉不停。馬吉池 攝

  從一個蜜柚的清洗、削皮、切碎、淖水後加料炒幹,再到製作月餅,和麵、發酵、成型、烘烤、出爐,其中要經過24道工藝的定型。如此,一塊柚子月餅才算完成。

  “今年柚子月餅銷量不錯,從7月開始就忙起來了,訂單多的時候還得加班,現在已經快賣完了。”黃肖芬說,截至目前,該企業金柚月餅已經賣出20多萬盒。

  

  近年來,梅州蜜柚產業持續向前邁進,向深處延伸:從鮮果到金柚月餅、柚子酥、柚子茶、柚子精油……這些特色產品繪製出梅州蜜柚從“鮮果銷售”向“精深加工”轉變的發展路線。

  “蜜柚全身都是寶。”廣東通美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傅曼瓊說,多年來該企業一直深耕柚果深加工領域,與6家高校產學研合作,研發出從食品拓展到日用品、化妝品的100多種柚子加工種類,打造了“柚通柚美”柚果深加工品牌。“不局限於賣鮮果,企業要將柚子‘吃幹榨淨’,讓每個柚果發揮出完全的功效。”

  柚子皮是除了果肉之外柚子最大的部分,玩的花樣也最多。“既可以入藥,也可以用在護膚品、洗發水、香水、高端保健食品等。”傅曼瓊說,該企業深加工處理的柚子皮還成為餐飲的新寵。“沒想到用柚子皮與鮑魚搭配還能做菜,今年香港一家餐飲企業已向我們采購了5萬—6萬片柚子皮。”

  目前,廣東通美食品有限公司仍在不斷“解鎖”柚果身上的“密碼”。“現在企業通過深加工做成的柚果大禮包裏,已經有了柚子酥、柚子茶、金柚月餅等熱銷產品,接下來還將研發柚子夾心餅幹等新式產品,讓消費者不僅能品嚐到來自大埔的蜜柚鮮果,還能享受到更豐富的蜜柚製品。”

  

  麵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全國蜜柚鮮果市場,向深加工突圍是帶動當地蜜柚產業升級,提升附加值,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預計今年深加工領域需要收購約1000萬斤柚果,目前與企業有合作的柚果基地已達到8000畝,大大增加柚農的信心。”傅曼瓊說。

  興產業、建基地、育龍頭、深加工……大埔是梅州蜜柚主產區,近年來,以省級蜜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依托,當地致力於提高柚果在“種、管、采、賣”方麵的科技含量,同時向精深加工發力,產業正呈現規模化、科技化等高質量發展特點。

  “緊緊抓住大埔縣蜜柚產業園(擴容提質)入選2022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的機遇,企業還將進一步發掘精深加工商機,讓每一個柚果的花、皮、囊、肉、籽等充分發揮作用,帶動柚農增收,做強做大梅州柚品牌。”傅曼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