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地“迎中秋”主題活動精彩紛呈
品味中秋韻 感受傳統美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2-09-11 09:53:24  瀏覽:-
字號:

  梅江區龍豐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們穿著漢服,一起表演手指謠《月兒圓圓》。(來源:梅州日報 鍾小豐 攝)

  月是中秋明,情是中秋濃。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自古就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花燈等習俗,連日來,我市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迎中秋”主題活動,傳承中華民俗,讓市民沉浸式體驗中秋佳節的傳統韻味。

  “沉浸式”體驗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9日上午,市文聯、市文藝誌願者協會、梅江區交通運輸局、榕樹塘社區在梅江區丹丹幼兒園開展“傳承話家風,童心迎中秋”活動。活動期間,老師以寓教於樂的形式向學生講述中秋佳節的由來、習俗以及發展曆程,並教授小朋友製作中秋花燈。“我們希望通過親身體驗的方式,讓小朋友感受到傳統節日的魅力。”丹丹幼兒園副園長陳仕華說。同日上午,梅江區龍豐幼兒園舉行中秋遊園活動,通過漢服走秀、花燈製作展覽、舞獅表演、品嚐月餅等“沉浸式”體驗,讓小朋友真切了解中秋傳統習俗。

  中秋前夕,圍繞“中秋”“傳承”主題,各地還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經典誦讀、製花燈做月餅等豐富多彩的中秋主題係列活動。9日晚,梅縣區新城辦富貴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梅州日報社、梅縣區委組織部、梅縣區委宣傳部、梅縣區紀委監委、梅縣區新城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舉行“情滿中秋享團圓,師恩難忘共成長”主題中秋親子遊園活動。活動邀請多個家庭一起參與猜燈謎、“摘月亮”、中秋接福、做月餅等遊戲。廣東省社區青少年宮梅縣新城宮執行校長袁凱珠說,此次活動旨在為市民提供親子互動機會,培養和樹立青少年尊重傳統文化的意識。

  “互聯網+中秋節”也讓傳統文化更具時代活力。市劍英圖書館、市圖書館學會聯合各縣(市、區)圖書館舉辦“一曲霓裳傳玉笛——中秋音樂戲劇主題藝術展”、“中秋謝師恩,雲端對詩賽”等線上活動,讓市民感受中秋情、盡享詩詞美。

  豐富多彩的慶中秋主題活動不僅讓市民在濃鬱的節日文化氛圍中歡度中秋佳節,而且也讓市民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和來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參加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提升我們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能感受到傳統節日的文化魅力。”參與市婦聯主辦的“花燈邀明月·中秋話團圓”親子活動的家長夢園說。

  “益”起過中秋

  溫暖相伴送慰問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佳節盼團圓。中秋前夕,誌願者紛紛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為特殊群體送去中秋祝福。

  “老人不能吃太硬太甜的東西,我們要少放糖。”8日晚,廣東交通集團所屬揭博高速信行誌願服務隊誌願者聚在一起忙著為第二天的誌願活動製作月餅。第二天一大早,他們便帶上愛心月餅和生活物資來到五華縣龍村敬老院,提前陪老人過中秋佳節。“奶奶,這是我們自己做的月餅,帶來給您嚐嚐,我們一起過中秋。”誌願者來到每位老人房間給他們送上月餅、水果,還和他們分享製作月餅的趣事。

  在中秋來臨前夕,梅州市退役軍人紅梅誌願者服務協會、梅州市關愛抗戰老兵誌願者協會、梅江區老兵誌願服務隊等誌願者紛紛行動,為老兵送去中秋問候與祝福。“每逢節假日,你們就來看望我們,這次還給我們送月餅,謝謝你們還惦記著我們。”梅江區一名老兵家屬看到梅江區老兵誌願服務隊誌願者、社工後,高興地說。

  日前,梅江區殘聯開展中秋慰問活動,為困難殘疾人送上節日問候;梅江區江南街道大園社區、鴻都社區、怡樂社區等為轄區百歲老人、孤寡老人、困難家庭等送上中秋祝福和佳節禮品;梅縣區程江鎮扶貴村、大和村、西山村、古塘村等開展誌願服務活動,為困難群眾送上中秋大禮包。(記者 鄭煒梅 張瑩娜 吳麗伶 肖夢婷 梁 蕊 通訊員 高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