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民生福祉惠百姓 2021民生實事再起航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1-02-03 10:20:03  瀏覽:-
字號:

  2020年度我市十件民生實事26個子項目全麵完成。2021年,我市將把更多財力用於保障民生、保障基本公共服務,既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每年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2020民生福祉惠百姓

  1增加學前教育公辦學位供給

  ●全市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4154個,全市公辦幼兒園占比51.67%,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91.57%,完成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80%以上的目標

  2健全學前至普通高中各學段生均經費 保障製度

  ●全市學前教育生均經費最低標準由每生每年300元提高到400元,惠及學生約15.01萬名

  ●全市公辦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最低標準由每個學生每年500元提高到1000元,惠及學生約8.2萬名

  ●繼續落實省定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惠及學生約53.78萬名

  3深入實施“粵菜(客家菜)師傅”“廣東技工” “南粵家政”三大培訓工程

  ●全麵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開展“粵菜(客家菜)師傅”線下培訓、家政服務培訓,重點實施居家、母嬰、養老和醫護四個培訓項目,滿足新形勢下“一老一小”對家政服務需求

  ●全年培訓家政服務從業人員8301人次,完成省實施方案下達年度任務4000人次的207.5%,帶動就業10340人次

  4推進疫苗冷鏈配送和預防接種標準化建設

  ●實現8家疾控機構冷鏈係統的建設和改造及136家預防接種門診數字化建設

  5提高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基本生活補貼和殘疾人補貼等保障水平

  ●城鄉低保對象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等均得到提高

  ●實現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6倍,全市特困供養人員共16454人享受了此項政策,發放特困基本生活供養金1.74億元

  ●積極開展肢體、聽力言語、智障、孤獨症四個康複項目服務

  6新建和提升改造一批農村廁所、中小學廁所和城市廁所

  ●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4981戶,全市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建設基本達到100%全覆蓋,廁所糞汙初步得到無害化處理或資源化利用,管護長效機製基本建立

  ●255所中小學完成廁所改造任務,新建旅遊廁所35座,改擴建旅遊廁所6座,新建和提升改造城市公廁 77座

  7進一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完成通200人以上自然村村道路麵硬底化998.7公裏、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完成9座,途經1000多個自然村,受惠沿線群眾約25萬人

  8 推進重點區域飲用水工程建設

  ●全市全部2042個行政村、349個省定貧困村、2010個自然村實現集中供水,受益群眾約18.7485萬人

  ●完成梅州城區僑新路柱雲樓周邊、財政局宿舍、怡新路周邊、梅建路檔案館宿舍、法政路公安局宿舍等50個小區管網改造,完成率100%,受惠居民約8000戶、2萬多群眾

  9加大食品抽檢力度和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

  ●完成食品檢驗任務25804批次,完成全年任務的117.86%。不合格食品671 批次,不合格率2.6%,已全部核查處置,核查處置率達100%

  ●實現全市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1109家學校食堂前端建設已全部完成並接入市級監管平台,覆蓋率100%

  10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

  ●完成大埔縣三河鎮梓裏村東江、曙光組69戶村民滑坡避險搬遷任務

  ●完成10處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其中勘查設計2處、工程施工8處

  ●完成6處地質災害專業監測

  2021民生實事再起航

  1促進普惠性學前教育擴學位、提質量

  ●全市新增2500個普惠性幼兒園學位,其中公辦幼兒園學位1500個

  ●普惠性幼兒園生均經費最低標準由每生每年400元提高至500元

  ●培育8項學前教育“新課程”科學保教示範項目,不斷完善學前教育“新課程”資源體係,提升各類幼兒園辦學質量

  2深入實施“粵菜(客家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

  ●千方百計保居民就業,打造富有特色的“粵菜(客家菜)師傅”品牌,培訓“粵菜(客家菜)師傅”1000名,帶動2000人次以上實現就業創業

  ●全麵推行技工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完成各類職業技能提升培訓6000人次以上

  ●全麵深入推動“南粵家政”工程高質量發展,開展家政服務類培訓4000人次以上,促進8000人次以上穩定和新增就業創業

  3免費實施出生缺陷篩查

  ●為全市孕婦免費提供地中海貧血、唐氏綜合征、嚴重致死致殘結構畸形的產前篩査

  ●為全市新生兒免費提供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G6PD缺乏症(蠶豆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和新生兒聽力篩査

  4提高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基本生活補貼和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水平

  ●城鄉低保對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差水平,分別從每月609元、276元提高到631元、286元

  ●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6倍

  ●提高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集中供養孤兒從每人每月1820元提高到1883元,分散供養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從每人每月1110元提高到1227元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分別從每人每月175元、235元提高到181元、243元

  5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全市新開工改造58個小區,惠及8731戶居民

  ●因地製宜確定改造內容,重點改造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築公共部位等

  6完善農村集中供水和生活汙水處理設施

  ●加快推進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新增保障農村集中供水26.46萬人

  ●因地製宜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新增65個行政村完成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

  7全麵推動農村公路橋梁安全改造

  ●鞏固2041公裏“四好農村路”建設攻堅成果,著力推進橋梁安全隱患整治,對全市20座公路橋梁進行改造,每年新發現四、五類公路橋梁當年處治率100%

  8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督檢測能力建設

  ●食品檢驗量達到每千人5批次,不合格食品處置率100%

  ●加大市內生產乳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的抽檢力度,不合格食品處置率100%

  ●實施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放心消費工程,在119家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檢快篩,實現市縣全覆蓋,其中46家省快檢市場全年完成不少於17.3萬批次,批發市場每月不少於900批次,零售市場每月不少於300批次,73家市快檢市場全年完成不少於4300批次,零售市場每月不少於5批次

  ●市內生產的國家基本藥物製劑品種抽檢覆蓋率達到100%

  9實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

  ●為基層送20場“光輝曆程·紅色記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電影海報展、10場“客都文化公益講堂”講座

  ●建設20個“粵書吧”類新型閱讀空間,實施5個具有客家特色的文保單位保護利用和博物館陳列展覽,舉辦20場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

  ●創作更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舉辦114場惠民展演

  10大力推動農業保險擴麵、增品、提標

  ●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麵,推廣實施森林保險、水產養殖保險,市內種植的所有水果品種能保盡保,生態公益林參保率達100%,商品林參保率達30%以上

  ●新增開辦保險品種,提高市內主要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覆蓋率

  ●提高保險保額標準,水稻由800元/畝提高至1000元/畝,能繁母豬由1000元/頭提高至1500元/頭,育肥豬由800元/頭提高至1400元/頭,森林由500元/畝提高至1200元/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