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梅州主導產業之一的電子信息產業如何借政策的東風,在新一輪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中走出綠色、可持續道路,提出以下幾點建議……”談問題,毫不避諱;提建議,務實中肯。昨日上午,市政協七屆五次會議在市委禮堂舉行大會登台發言。10名政協委員帶著深入基層了解到的民意、帶著長期調研發現的問題、帶著對梅州發展新征程的期盼和建議,先後登台發言。
靶點一:經濟發展需要“新動能”
梅州有A股上市公司9家,港股主板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25家,通過IPO、增發、發債等方式累計募集資金200多億元。“我市有豐富的上市經驗和基礎,要乘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東風,推動優質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實現飛躍。”市政協委員溫力思認為。
“首先要強化機遇意識,搶抓注冊製等政策機遇,加快壯大我市上市公司隊伍,豐富各上市板塊。尤其是扶持我市互聯網等新基建高新技術企業,支持主導產業發展,將一批優質企業資源推向資本市場。”溫力思從豐富各上市板塊、發揮上市公司再融資功能、發展債券直接融資三方麵分別提出建議。
在民營經濟方麵,我市民營企業作為民營經濟的主體和重要組成部分,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受疫情影響較大;二是新舊動能轉換不快;三是高學曆人才缺乏;四是企業管理水平不高;五是營商環境需進一步優化。”市政協委員楊祥銳“對症下藥”,建議要從優化營商環境,引進高層次人才,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健全政企交流溝通機製,加強商會建設和民間商貿交流等方麵著手解決。
對於如何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市政協委員丘聰建議:“要加快新基建建設,緊緊抓住省市共建5G產業園區的有利時機,彙聚和優化全市資源,以梅江區為核心區,以5G產業為主導,實施延鏈補鏈強鏈工程,做強做大5G產業鏈,構建5G產業生態,建設特色優勢的5G產業發展集聚區。”
靶點二:產業“卡脖子”的破解路
電子信息產業是我市五大支柱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發展,雖然已經具備一定基礎和規模,但還存在產業鏈配套不完善、園區環境容量難以滿足產業發展、產業層次不高及競爭力不強等“卡脖子”問題。為此,市政協委員曾思敏帶來《加快推動我市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言:一是要做好產業升級發展的文章;二是要做好產業融合發展的文章;三是要做好產業創新發展的文章;四是要做好產業開放發展的文章。通過多措並舉,助力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在新一輪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中走出綠色、可持續道路。
除此之外,市政協委員李綺瓊還對“梅州柚”產業發展提出了靶向性建議。她認為,“梅州柚”產業發展麵臨柚果品種結構不合理、品質良莠不齊、研發投入過少、缺少市場占有率高的加工產品、品牌建設處於較低水平等諸多問題。為此,她為提出4條對策建議:一是要加強引導規劃,重點突出柚類標準化生產體係的完善和柚類品種結構的優化;二是要重視科技研發;三是要延伸產業鏈條;四是要提升品牌知名度。
靶點三:
“活血”進村助振興
此次登台發言,有兩位委員的發言都提到了“鄉村振興”,分別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與《發展特色民宿 助力鄉村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方麵,市政協常委陳紅旗建議:“要積極引導現代產業進村,實現產業扶貧鄉村振興目標。”市政協委員劉露芳認為,盡管我市民宿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目前在推進民宿發展方麵也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比如服務水平不夠到位、資金投入不足、單一化同質化等等。
為此,她建議,要把鄉村民宿納入我市文化和旅遊宣傳營銷體係,綜合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平台和大數據技術手段,發展網絡營銷新模式。要認真推介被納入廣東省曆史文化遊徑的線路,不斷帶動生態遊、鄉村遊和民俗遊,促進梅州全域旅遊融合發展,讓遊客願意來、玩得樂、記得住。
靶點四:
文化挖掘背後有大用
加強文化挖掘對於推動行業發展,乃至城市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以中醫藥事業為例,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不斷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國家發展戰略。
市政協常委李瑋梅建議:“要係統挖掘有特色的中醫學術流派文獻,深入研究名老中醫專家的思維方法、用藥心得、處方習慣等,堅持傳承與創新並舉,打造‘名醫名師名方’三名工程,並以提高臨床療效為目標,將中醫學術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結合,全麵挖掘學術觀點和驗方產品的臨床價值,直接間接影響更多的從業者及普通消費者。”
擴展到全市建設大方向上,文化挖掘的重要性則體現在探索蘇區發展的一種新興模式和“文化共融共生”的旅遊發展新業態。結合梅州的實際情況和先進經驗做法,市政協委員何柏俊建議,依托古街改造、文創產業、景區項目等載體,進一步挖掘、弘揚特色文化資源,助力梅州加快振興發展。
靶點五:“眾人拾柴”助推足球滾起來
重振梅州足球雄風是全市人民的夙願。市委提出,要以創建“梅州足球特區”為引領,圍繞建設“一地三田”(中國南派足球技術的高地,打造製度創新試驗田、足球人才豐產田、足球產業融合發展示範田)目標,推進足球小鎮建設,深入開展足球改革,積極發展足球產業,帶動體育事業和產業發展。
“建設推進不平衡、建設經費不足和補助資金撥付滯後、相關部門認識和協同行動一致性仍需提高加強、球場開放和持續性管理等方麵有待加強。”市政協委員陳旭東指出,梅州足球工作發展存在這些困難及問題。
在進一步強化部門協同方麵,陳旭東建議,各級政府和自然資源、財政等職能部門要嚴格按照和執行國家《全民健身條例》、國家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標要求,以及省住建廳、省教育廳、省國土廳、省體育局四部門2017年印發的《關於支持足球場地設施規劃建設若幹政策意見的通知》精神,用足用活包括中央蘇區政策在內的所有政策,進一步加強對政策的解讀宣傳,精準把握標準。要盡快組織編製足球場地建設專項規劃,做好建設任務規劃,統籌社區足球場建設,讓球場真正成為足球人才成長的搖籃、足球產業發展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