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支部,一座堡壘。”這是豎立在蕉嶺縣廣福鎮廣育村村民文體活動中心前的大字,也是該村黨支部建設的生動描述。
廣育村全村有20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557戶,人口1803人,黨支部現有黨員 91人。近年來,廣育村黨支部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團結黨員群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以“黨建+”為引領,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鼓足群眾錢袋子。2017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5.7萬元,村民年人均純收入達9513元。
公生明 人心齊
2014年,廣育村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上任,決定將務、村務、財務情況向全村村民小組公開,主動接受村民監督。
村黨支部書記黃忠鐸回憶,村裏開了大大小小的會,主題都是圍繞村民關切的項目。借助幫扶資金和縣、鎮美麗鄉村獎補資金支持,村裏機耕路、排灌渠等項目陸續動工修建,尤其是崗壩和南坑兩個自然村的硬底化道路的順利鋪建,成為百年不通婚、不往來的黃丘兩姓村民重歸於好的“連心路”。
黃忠鐸說,村黨支部通過不斷加強班子建設,提高村級各項工作透明度,築牢“拒腐線”。從2014年至今,該村未產生過一筆公務接待費用。相反,在黨支部的帶領下,村裏有了實實在在的變化,村民出錢出力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其中僅一個村民理事會就籌集47.8萬元建設資金。
強隊伍 樹榜樣
廣育村黨支部以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製度化為契機,不斷加強班子建設,帶領黨員幹部率先垂範,努力實現“黨建強村、產業富村”。
今年,廣育村發起“潔美廣育”建設行動,村黨支部號召黨員“認種一棵樹、認掃一條路、認修一條圳”支持美麗鄉村建設。78歲的老黨員黃相林原本不在“號召”範圍內,但其得知後主動要求參與,“我就算掃2米也是給支部、給黨員添光!” 黨員率先垂範贏得群眾的信服。據了解,該村共有5個村民理事會。村民選舉的理事長中就有3人是共產黨員,還有1名預備黨員。
去年,該村謀劃產業結構調整,以“黨建+”為引領,以農業產業為紐帶,通過引進專業公司和合作社,借助“黨建+現代農業”模式,讓支部活起來,讓黨員幹起來,努力實現“黨建強村、產業富村”。
去年,該村引入年產100萬斤富硒木耳產業園項目,帶動群眾發展新興產業。富硒木耳產業園建成投產後,預計年產值將超過2000萬元,將能解決周邊100多個村民就業問題。
今年下半年,該村首次引進水稻育種產業。為推動產業落地,該村組織召開大會小會,給村民講效益、邀請技術人員做指導。目前,該村已全麵推開水稻育種工作,預計每畝收入比水稻種植高出2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