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專題專欄 > 歸檔專題 > 兩學一做 > 工作部署
一村一個傳習所!梅州推進新時代講習所建設實現全覆蓋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8-07-08 11:53:36  瀏覽:-
字號:

日前,興寧市在福興街道舉行圍龍講堂·“學講話、講故事、談感受”百姓宣講活動啟動儀式和新時代文明傳習所、新時代紅色文化講習所揭牌儀式,近百人參加了活動。據了解,我市正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傳習所和新時代紅色文化講習所建設,不斷創新學習宣傳方式,用“鄉音”傳遞新時代“新聲”,營造出全域全員“大學習”的濃厚氛圍,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梅州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各地掛牌一批“兩所”

自今年5月起,我市陸續掛牌一批新時代文明傳習所和新時代紅色文化講習所並開講。同時,我市不斷創新傳習方式,組織開展“6+X”活動,講好新時代新思想、講好紅色文化和客家優秀文化、講好客都文明、講好梅州故事。

目前,我市已在葉劍英紀念園掛牌成立新時代文明傳習所和省市共建新時代紅色文化講習所;梅江區、梅縣區、豐順縣、大埔縣、平遠縣分別在喬琳公祠、九龍嶂革命根據地、堅真紀念館、三河壩戰役紀念園、紅軍紀念園掛牌成立新時代文明傳習所和市縣共建新時代紅色文化講習所,其他縣(市、區)正著力推進“兩所”建設,將於近期陸續完成市縣共建點的掛牌。此外,各地還在鎮(街)、村(居)加快推進“兩所”建設。如梅江區先行先試,在金山街道黃坑村、西陽鎮雙黃村等地掛牌成立傳習所和講習所;大埔縣推進建立縣、鎮、村(社區)三級講習陣地,在楓朗鎮、青溪鎮和青溪鎮祝豐村掛牌成立傳習所和講習所。據統計,全市現已掛牌成立18個新時代文明傳習所。

有了陣地和設施,要如何“傳”?我市各地因地製宜,創新開展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宣教活動,並利用周末在傳習所和講習所舉辦傳習活動。在葉劍英紀念園,市廣播電視台主持人客串講解員,宣講葉帥小故事、朗誦葉帥詩詞;在喬琳公祠,來自基層一線的百姓宣講員,結合自身經曆和感受開展接地氣的宣講;在堅真紀念館,開展了戶外教學活動,聆聽堅真精神、觀看紅色文藝表演也成了一大特色。

市縣鎮村將全覆蓋

新時代文明傳習所和新時代紅色文化講習所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陣地。我市將全力推進“兩所”建設,實現市、縣、鎮、村四級全覆蓋。在全市111個鎮(街)的所有村(居)推進新時代文明傳習所建設,深化城鄉文明“四級聯創”工作,成熟一個掛牌一個,最終實現全覆蓋。同時,鞏固提升省市共建新時代紅色文化講習所——葉劍英紀念園,以及喬琳公祠、九龍嶂革命根據地、羅屏漢故居、紅軍紀念園、謝晉元紀念館、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堅真紀念館、蒲麗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8個市縣共建新時代紅色文化講習所。

我市將嵌入自選動作、創新項目,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網絡開展傳習講習,策劃精品課程、推動內涵講習。結合“兩學一做”主題教育、“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等,用好全市百餘“文化驛站(台)”,依托革命遺址、傳統民居等資源,以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豐富多樣的講習傳習。此外,在課堂教育、課後教育穿插講習傳習,用好教師隊伍開展宣傳教育,並組織開展“團日活動”“小手牽大手”等活動,推動未成年人愛黨愛國、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整合“兩所”宣講資源,以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形式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絡直播等方式向網上延伸拓展,打造涵括專家宣講音視頻、文藝展演和幹部群眾互動的“講習雲”,推動全域覆蓋、全媒講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