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研討會,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會議強調,要全麵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建設特色小鎮為切入點,探索生態富民強市新路,推動梅州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市委書記譚君鐵主持會議並講話,市長方利旭作了發言。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進行了認真學習,並結合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書記李希來梅調研講話精神,緊密聯係自身思想和工作實際交流了學習體會(詳見2版)。
會議強調,《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生動記錄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集中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脈絡和主要內容,充分體現了我們黨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是深入學習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權威讀本。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對於梅州加快特色小鎮建設,探索生態富民強市發展新路,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會議強調,加快特色小鎮建設、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是梅州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特色小鎮具有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製“新而活”等特點,最鮮明的特征就是要有特色產業作支撐,要全麵把握特色小鎮的內涵,深刻理解建設特色小鎮的重要意義,抓住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契機,抓好高質量的特色小鎮建設,統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
會議強調,特色小鎮建設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通過生態環境和產業發展平台建設,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融合,特色產業有效集聚的全新發展道路。要切實轉變發展理念,認真研究吃透國家首次發布的“綠色發展指數”,下大功夫、硬功夫、實功夫,突出抓好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堅決守護綠水青山這個梅州最大優勢、最美底色,推動經濟走上美麗與發展共贏的新路。
會議強調,要學習借鑒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的成功經驗,發揮我市自然環境優美、曆史文化深厚、客家文化獨具魅力的優勢,利用現有的文化旅遊資源和產業基礎,將特色小鎮建設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發展綠色工業和現代農業、發展全域旅遊等有機結合起來,認真謀劃綠色工業特色小鎮、文化健康養生特色小鎮、足球小鎮、農業特色小鎮等梅州有基礎、條件較好的特色小鎮類型,打造獨具地方魅力、富有吸引力的特色小鎮。
會議強調,要牢牢把握“特色”“產業”和“小鎮”的核心內涵,特別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弘揚,切忌小鎮“沒文化”;特別注重對主導產業、企業、人才的吸引、集聚,切忌小鎮“產業空心化”;特別注重把握建設強度和尺度,推動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特別注重經驗總結和梳理,推動特色小鎮健康發展。
會議強調,要強化組織領導和技術指導,高質量、有效率地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成立特色小鎮建設領導小組,製定特色小鎮《發展規劃》和《實施意見》,組建特色小鎮建設專家團隊,加強統籌協調、具體指導和跟蹤服務。把特色小鎮建設當作一項重點工作,發揮好政府政策引導和統籌規劃作用,發揮好廣東原蘇區綠色發展投資基金等融資平台作用,發揮好企業主體作用,發揮好群眾充分參與作用,以特色小鎮形態引領梅州經濟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