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屆暢談新時代抒發新願景之四
完善社會保障增強群眾獲得感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7-10-25 09:33:15  瀏覽:-
字號:

在十九大報告中,“人民”二字重千鈞。社會保障直接關係著百姓的切身利益,亦在報告中得到體現:“加強社會保障體係建設。全麵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這不僅為社會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還為百姓未來更加美好的生活帶來了福音、增添了信心。

“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幫助,幫我渡過難關,相信今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興寧市合水鎮的低保戶呂女士對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係,完善最低生活保障製度”感受頗深。2014年,一場大火把呂女士的住所化為灰燼。禍不單行,她的丈夫同年因患肝癌去世。“上有老下有小,僅依靠我打散工維持家用。為此,居委會給我申請了低保。”呂女士說,近年來,農村低保補助逐年提高,政府還給她一家買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呂女士感慨道:“十九大報告對困難群眾予以特別關注,我們很感動。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低保對象的生活水平會不斷提高,改革發展成果會惠及更多的人。”

對於從事了多年基層婦女兒童服務項目的肖勳銘來說,十九大報告中提及的“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係”,讓他備感鼓舞。近年來,農村山區的婦女兒童群體的困難越來越得到各社會階層的重視和支持,越來越多社會人士投身於各種慈善救助活動之中,各種類型的社會服務項目也逐步落地農村,作為農村留守人群服務項目的實施者,肖勳銘深深體會到農村社會問題的嚴重性。“這些問題列入了十九大報告,建立逐步完善的社會保障體係,體現了黨和國家踐行‘民生無小事’的服務精神和服務承諾。這將是我們開展基層群眾服務活動的行動保障。”肖勳銘說。

報告明確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引起百姓的持續關注。“房住不炒”上了當天微博的熱門話題榜。“90後”梅城市民張麗敏一直關心房價問題,她說:“報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製度,對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利好的消息。一方麵有利於保障普通百姓的購房需求,另一方麵有助於激活房屋租賃市場,賦予租房者更多的權利。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避免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減少非理性購房需求。”

“十九大報告將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強調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市人社局局長伍衛華表示,該局將全麵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不斷提高參保率和繳費率;穩妥推進醫保城鄉一體化,逐步提高統籌層次,推動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合並實施,積極推進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做好待遇調整工作,穩步提高各類社保待遇水平,增強群眾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