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教育擴容增優質學位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每個家庭、每個父母的夢想,教育部門一直以來也著力改變當前教育領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狀況,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之間的發展差距。”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市級和各縣(市、區)積極籌資規劃新建、改建、擴建一批優質實驗中小學、幼兒園。目前已動工25所,建成20所,新增優質學位4.2萬個。同時,學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也更加突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96.4%;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含民辦)覆蓋率達98.96%。此外,我市還通過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廣東省教育強縣強鎮、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教師輪崗交流等工作不斷縮小城鄉差距。
“但在全力以赴把教育這個‘基礎工程’做強、做優、做紮實方麵,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談及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的話題時,他認為我市要以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為總抓手,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切實加大教育投入,進一步擴大公益性學前教育資源,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標準化發展和現代化學校建設,進一步優化城鎮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和建設規模,辦好鄉村教育,保留並辦好必要的小規模學校和教學點,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不斷提高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能力。同時,以示範性高中建設為重點,帶動全市普通高中多元發展,不斷優化職業教育結構,大力提升教師隊伍現代化水平,努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斷促進教育公平。
合作開放促均衡發展
蕉嶺縣北磜學校是九年一貫製學校,距離縣城約34公裏,近年來,該校形成了一個慣例——每周起碼有兩個預備課時間讓學生觀看老師精心挑選的視頻,內容涵蓋廣闊。該校主要負責人認為:“農村學校需要借助多媒體手段及教師講解開闊學生視野,也要利用好自然環境這個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的天然課堂,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都得到更好的教育。”
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東山中學與梅縣區佘江中學合作開設“梅縣東山中學佘江園區實驗班”,每年派出20名左右的骨幹教師到佘江中學支教。東山中學校長安國強說,學校已經和各示範性高中建立了學科支援機製、教學開放機製、巡回指導機製、考試協作機製和資源共享平台,校際交流合作更密切;啟動梅州市學科領軍人才(東山中學)培養計劃,提升教師教科研水平,並輻射帶動全市學科研修工作的開展;學校教師也積極走出去,為各地學校教師交流經驗。今後,學校還將繼續加大力度,將好的經驗與其他學校共享。
“開班後短短的三個月時間裏,支教老師就開了十多節公開課、示範課,我們也先後派出十多人次到東山中學進行業務培訓。”佘江中學校長丘忠飛說,“東山中學佘江園區實驗班”的開辦是促進各學校間均衡發展,大膽探索和嚐試靈活多樣的辦學形式的舉措。黨的十九大提出要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希望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繼續加大對農村地區和薄弱學校的扶持,並通過統一城鄉學校建設標準,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