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繪藍圖 群策群力謀發展
起草組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9-03-01 09:56:00  瀏覽:-
字號:

昨日上午,市七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市長張愛軍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是如何起草的?經曆了哪些過程?有何特點?記者向《報告》起草組負責同誌了解了相關情況。

記者:請問今年的《報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起草的?經曆了哪些過程?

起草組: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為了客觀實在總結好2018年政府工作,科學謀劃好2019年工作,市政府於2018年10月下旬成立了報告起草組,製訂了工作方案,認真組織開展《報告》起草工作,並於2018年12月完成初稿。

張愛軍市長多次召集起草組認真研究,對報告的謀篇布局、提綱和工作重點等提出具體要求,並與起草組一起逐字逐句進行修改,不斷豐富完善報告內容。

在此期間,我們廣泛征求各方麵的意見建議。市委陳敏書記利用參加省“兩會”休息時間,親自審閱報告,提出了具體修改意見。張愛軍市長和市政府各位分管領導分別到各縣(市、區)和有關單位、企業、園區開展調研,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市政府常務會議還專題研究審議報告初稿。與此同時,張愛軍市長率隊到市人大常委會征求意見,並與企業界、金融界、科技界和專家學者、社科智庫代表座談,充分聽取大家對報告的意見建議。受張愛軍市長委托,曾尚忠副市長率起草組到市政協征求意見。我們還兩次書麵征求了市政府分管領導、各縣(市、區)、市直和中央省屬單位的意見。

起草組認真領會市主要領導的思路和意圖,結合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部署,結合梅州實際,把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充分融入《報告》,力求《報告》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記者:《報告》主要內容有哪些,基本框架是怎樣的?

起草組:《報告》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2018年工作回顧。2018年是我國、我省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梅州提振精氣神、邁向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這部分中,我們客觀總結了2018年經濟發展、三大攻堅戰、改革開放和創新、城鄉協調發展、民生社會事業、政府自身建設等六個方麵主要成效。同時,簡要歸納了2018年市委、市政府成功舉辦的係列重大活動,進一步提振士氣、凝聚人心。

第二部分是當前的形勢和任務。在這部分中,剖析了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產業結構、發展平台、財政收支、環境保護、民生事業、營商環境等方麵存在的問題。同時,結合中央和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分別從全國、全省、全市三個層麵,闡述我市發展的利好因素和政策機遇,分析了我市要推進改革發展、實現“換道超車”,必須正確處理好爭優和補短、存量和增量、硬件和軟件、內因和外因、保護和發展等五個關係,並提出了2019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和經濟社會主要預期目標。

第三部分是2019年工作安排。這部分內容圍繞2019年目標任務,提出了十一個方麵的重點工作:一是突出穩增長,保持經濟發展穩中向好;二是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突出抓項目抓企業抓平台,進一步夯實發展條件;四是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推動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五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六是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構建“五星爭輝”格局;七是強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高城鄉發展協調性;八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打造優質投資發展環境;九是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十是加快文化名城建設,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十一是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時,在報告最後部分,對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

記者:今年的《報告》體現了哪些特點?

起草組:今年《報告》是一個年度報告,特點體現在三個方麵:

一是緊扣中央、省委和市委決策部署。為謀劃好2019年政府工作,我們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中央和省係列會議精神和有關文件政策精神,深刻領會省委、市委全會,以及省“兩會”的部署要求,確保思路舉措上下銜接、符合實際。

二是緊扣發展現狀。近年來,我市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經濟基礎差、總量小,實體經濟薄弱、發展平台缺乏等短板依然突出。在工作部署中,我們圍繞補齊短板,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積極謀劃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努力把短板變成“潛力板”,走好走實綠色發展之路。

三是緊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選好市十件民生實事,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並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認真篩選確定民生實事項目。一方麵,委托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開展專題調研,通過發放問卷調查等形式,盡可能掌握不同群體的民生訴求,形成2019年梅州市十大民生問題民意征集調研報告。另一方麵,結合落實國家和省、市的各項惠民政策要求,向各縣(市、區)和市有關部門征集民生實事項目,並多次征求市財政局等相關單位的意見。最後,根據征求意見情況,對照省十件民生實事,確定了今年我市的十件民生實事。(首席記者 羅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