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七屆二次會議召開以來,市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政協專門委員會提交了提案288件,涉及範圍廣、整體質量高,其中《關於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提案》《關於打造梅州市科技產業創新園的提案》等23件與梅州經濟社會發展、民生福祉息息相關的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市委、市政府、市政協高度重視提案辦理工作,市委陳敏書記、市政府張愛軍市長和市政協主席會議領銜督辦重點提案,帶動提案辦理各方積極參與,特別是通過67家承辦單位認真辦理,有效推動了委員提案得到辦理落實,提案辦理答複率、滿意率實現“百分之百”,許多百姓的呼聲和願望,通過提案反映和提案辦理,已轉化成為一件件政府惠民的好事實事。
創新驅動 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提案摘要
《關於打造梅州市科技產業創新園的提案》(提案人:邱偉能、溫育青、梁錫光、吳善球、羅海濤、李昌棟)摘要: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充分利用優勢企業資源,打造園中園式的科技創新園;同時抓好政策研究,定期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激發全市創新活力;政府通過科技、融資、財稅等政策,繼續加大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政府和企業共同做好科技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服務工作,在創新產業園區完善相關生活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吸引人才政策等措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落戶,加強企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以企業為主體,以大學、科研機構為重點,通過政策引導、業務培訓、機構服務等措施鼓勵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專利,調動中介服務機構的積極性,提高專利申請的質量。
成效見聞
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作為提案主辦單位,高度重視科技產業創新工作。2018年以來,圍繞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的目標,深入推進招商引資、綠色創新小鎮規劃建設、科技型企業培育以及人才引進等工作,園區擴能提質增效取得初步成效。至2018年底,園區共有紫晶存貯、珠江啤酒、燕嶺科技等高新技術企業10家,全年實現稅收1.06億元,占園區總稅收33.7%。
記者了解到,2018年,園區堅持“項目為王”理念,重點麵向廣州等珠三角地區和北京、浙江等發達地區,與廣州各單位、市屬國企開展聯合招商推介活動,吸引了廣汽零部件、廣州酒家等一批科技型優勢企業落戶。特別是成功舉辦了中國國際綠色創新發展大會,吸引了微軟、飛利浦、阿裏巴巴、京東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知名企業和機構亚博ap 、走進廣梅產業園,現場簽訂了一係列項目,多個項目達成了合作意向。2018年,園區新簽約科技型項目1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6個,5億元以上項目1個)。2018年以來,嘉和電機、分子態、金柚康等10家企業入庫廣東省2018年科技型中小企業。
與此同時,園區立足梅州生態資源優勢和現有產業基礎,穩步推進綠色創新小鎮規劃建設,計劃通過三年努力,建成以綠色健康、綠色製造、綠色智慧以及綠色金融等綠色產業為支撐,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的綠色創新小鎮。在科技創新人才培育方麵,園區加強與廣州市番職院、鐵職院、城職院等職業院校的合作,2018年9月,由廣州番職院與梅州廣梅信公司合作開設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正式開學。
記者手記
彰顯委員責任,體現黨政擔當
省委、省政府《“十三五”廣東科技創新規劃》中明確指出,廣東要打造國家科技產業創新示範區,大力發展創新性產業集群。在此背景下,邱偉能、溫育青等委員緊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圍繞梅州招商引資力度有待加強、創新發展引領不夠、科技創新中介服務機構不夠完善等問題谘政建言,體現了我市政協委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行職能的政治自覺。
提案提得好,彰顯著委員的責任;提案辦得好,體現了黨政部門的擔當。目前我市在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創新平台建設等方麵出台了係列政策措施,我市的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相信梅州各級各部門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科技創新研發力度,促進我市新興產業培育和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發展富硒長壽食品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提案摘要
《關於發展富硒長壽食品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的建議》(提案人:民盟梅州市委員會)摘要:我市大麵積的富硒土壤為我市打造富硒長壽食品品牌提供了基礎條件和保障,建議以富硒長壽食品發展為主導,進一步打造“世界客都 長壽硒穀”品牌。成立機構,聘請專家編製《梅州市富硒產業發展整體規劃》,從政府層麵製定富硒產業政策、地方法規等。同時推動製定硒產品強製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建設和完善富硒長壽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建議對全市富硒土壤開展全麵調查,完成全市硒含量的普查工作;重點支持富硒長壽食品現代物流發展,建立梅州客都富硒生態產業園區,加強宣傳和對外開放,促進交流合作。
成效見聞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據最新勘測統計分析,梅州有8280平方公裏富硒土壤區域,占全市國土總麵積的52.3%,硒平均含量達0.7mg/kg土,比國家富硒標準高出75%。目前,我市設計了“梅州硒品”專用標誌,並通過著作權登記保護,於2018年6月8日在梅州市四級農業龍頭企業培訓會上正式發布。2018年11月,我市正式出台《梅州市富硒農產品專用標誌管理辦法(暫行)》。與此同時,我市與暨南大學合作,啟動了富硒米、富硒柚、富硒茶等產品的富硒標準製定。現已完成稻米161個樣品,茶葉189個樣品,金柚92個樣品硒含量檢測工作,其他相關檢測陸續進行中,我市柚子、茶葉、稻米等主要農產品富硒標準將於2019年正式發布,為富硒農產品開發與認定提供可靠依據。
據介紹,通過對申報富硒農業生產基地的農業經營主體進行土壤硒含量、農產品硒含量的采樣、檢測、遴選,目前全市已經有2批共計148個富硒農業生產基地。
隨著硒資源的發現以及政府的推動,不少企業紛紛積極“試水”硒產業發展。蕉嶺縣皇佑筆長壽食品實業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丘春蘭從深圳返鄉開發富硒產品。如今她的“長壽”事業越做越大,公司有3000平方米的廠房,2200畝原生林用於種植林下作物,以及1000畝果園,不僅打造了集“生產-研發-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鏈,還在廣州、深圳、東莞、海南陵水設立了長壽休閑食品加盟店,並通過互聯網將自主品牌食品銷往全國各地。
記者手記
在紮實調研的基礎上履職為民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我市政府工作報告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激活農村發展力量”列入年度重點工作,明確提出梅州作為傳統農業大市,發揮農業比較優勢,推動鄉村振興,有著巨大的潛力和後勁。民盟梅州市委員會在紮實調研的基礎上,指出當前富硒長壽食品產業發展存在的困難與問題,並從十個方麵分析了打造“世界客都 長壽硒穀”品牌的辦法,彰顯了新時代下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各參加單位履職為民、履職盡責的新風采。(梅州日報記者 劉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