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很提氣,很鼓舞人心。相信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大家齊心協力、鼓足幹勁定會推動經濟社會向前發展。”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廣東省科協副主席吳清平說,報告中提到“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梅州作為山區市,要挖掘比較優勢,緊緊抓住創新這一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促進高質量發展。
人才是創新發展的希望
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必須集聚高端創新資源,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本質上是人的創造性活動。作為山區市,梅州在高科技人才引進、儲備等方麵相較於發達地區沒有突出優勢。在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梅州如何才能突圍?吳清平建議從優化政策、引進人才、加強成果轉化方麵發力。
“築好巢才能引得鳳來棲。要築好政策‘巢’,引進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善用科技成果,促進成果轉化,助推高質量發展;引進人才、創新團隊到梅州來創新創業。隻要留住人才,創新發展就有希望。”吳清平說,近年來,梅州在改善交通、優化政策、引進人才方麵做了很多努力,但也還有上升空間。
“一方麵,要構建互聯互通的交通網絡,構建與珠三角地區工作生活兩小時生活圈,讓高新技術人才能融入到梅州。另一方麵,要優化政策,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讓創新創業團隊到梅州能舒心創新創業。此外,要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合作,打造高水平創新平台;要加大宣傳,讓大家知道梅州的好環境、好政策、好平台。”吳清平認為,搭建好交通網絡、構建好創新創業平台、配套好服務政策等多管齊下,對梅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揮人才作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大健康產業助家鄉發展
梅州正在著力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係,大健康產業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吳清平是我國知名微生物學專家,長期致力於微生物安全和健康研究。他正致力於挖掘、研究功能微生物菌種,為我市大健康產業提供技術支撐。
在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吳清平提交的《關於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微生物安全與健康國際創新中心的建議》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和亚搏app下载安装 的高度重視,將支持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合力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微生物安全與健康國際創新中心。“中心將構建微生物菌種保藏、組學研究、生物信息、高性能數據貯存運算、生物安全實驗室、生物高新技術研發與成果孵化等六個平台。”吳清平說,希望以此引領廣東生物技術發展,加強成果孵化轉化作用,用產業化技術推動區域可持續性發展,進而在推動振興粵東西北發展方麵發揮重要作用。“粵港澳大灣區微生物安全與健康國際創新中心將布局在珠三角地區,從事應用基礎研究、應用性高技術研究,但也希望將部分研究成果轉化布局在粵東北地區,推動區域的發展。”吳清平透露說。
作為梅州走出去的院士,吳清平時刻惦記著家鄉發展。去年,他率領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及其科研團隊回到蕉嶺縣,創建功能微生物與大健康(蕉嶺)研究院,加強蕉嶺“世界長壽鄉”品牌開發,近期他還準備在我市設立院士工作站,主攻功能微生物研究,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他希望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範圍助力家鄉發展,為打造“世界客都·長壽梅州”出一份力。“微生物是地球上最為龐大的物種資源和基因資源,對人口健康、工業製造、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梅州作為粵北重要的生態發展區,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這對發展大健康產業很重要。去年蕉嶺研究院主要在梅州進行健康微生物研發,希望菌種挖掘出來後,為梅州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為生物醫藥研發打下基礎。”吳清平說。
通過功能微生物菌種研究為我市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的同時,吳清平還建議要堅持抓好創新。“構建綠色產業體係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關鍵還是要靠創新。隻有高水平創新才能更好打造大健康產業體係,實現大健康產業發展。”吳清平表示。(全國兩會梅州融媒體報道組 煒梅 林翔 偉鑫 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