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服務官”製度貼心暖心
實體經濟、民營經濟等話題成兩會分組討論熱門話題,各界代表、委員直言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9-03-01 15:34:23  瀏覽:-
字號:

“加快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係”“推行‘首席服務官’製度”……昨日,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列席人員審議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出的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及民營經濟等內容引起代表委員共鳴,大家談感受、說建議。各界代表、委員表示報告釋放諸多關心、關愛、關注民營企業的信號,務實舉措更貼心暖心、振奮人心。

實體經濟 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持續發力

市政協委員、五華縣委常委張愛芳認為,實體經濟是百業之根。要服務好實體經濟,基層政府就要當好政策具體執行者,用好、用活、用足從中央到省市的相關政策,降低企業成本,發揮好各項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定海神針”作用。

她建議要做到“五個持續發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是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持續發力,做大工業總盤子;二是在突出產業招商上持續發力,增強工業發展後勁;三是在加強產業園區建設上持續發力,促進園區優化升級;四是在要素保障上持續發力,助力企業解決發展難題;五是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持續發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係,對我市傳統產業進行了重新定位。對傳統優勢產業而言,這是一個變化、是一個亮點,更是一劑藥方,非常符合梅州實體經濟發展的實際。”市人大代表、塔牌集團總經理何坤皇激動地說,傳統優勢產業在我國、我省、我市經濟結構中的占比很大,傳統產業的產品不可或缺。他也指出,很多傳統產業在工藝技術、環保管理等方麵與新時代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必須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升級,尤其是要引導傳統產業聚焦清潔生產、超低排放和綠色轉型,推進節能、降耗、減排,推進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和資源綜合利用,實現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綠色轉型、動能轉換,打造梅州傳統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梅州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富硒稟賦、長壽資源,發展康養產業有獨特優勢。”市政協委員、農工黨梅州市委會秘書長曾繁偉聚焦“5311”綠色產業體係的大健康產業,建議利用生態環境、富硒稟賦、長壽資源等發展康養產業有獨特優勢,克服資本不足、開發能力弱、產業資源分散等問題,發展“醫康養”養老產業。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圍繞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醫等需求,製定養老產業發展規劃,多方麵引領和助力養生養老產業;分類製定實施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的準入標準和服務規範等。同時積極探索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康”“養”機構建設管理,把康養產業發展成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張柯 曹優生 林麗妙)

民營經濟 推出“首席服務官”製度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其中,“推行‘首席服務官’製度,建立政府與企業‘雙月’定期溝通機製,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用地、用工等方麵問題”引發企業家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

市七屆人大六次會議列席人員、省十三屆人大代表周輝權說,當前梅州交通區位優勢、產業配套持續優化中,有黨委政府關心支持,企業更願意在梅州紮根生存、發展壯大。他說,此前市委書記曾帶隊到輝駿集團調研,推動解決發展難題,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行“首席服務官”製度,令人振奮。他表示,製度化意味著要對企業的長期幫助和對口服務,製度實施的關鍵在於服務到位及幫助企業及時解決問題。

市政協委員、廣東堯聖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勇春也表示,市委、市政府將民營經濟擺在了重要位置。“‘首席服務官’製度更是一個重大創新,通過實行精準服務企業,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公裏’。民營企業遇到困難時,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回應和解決。”李勇春說。

市七屆人大六次會議列席人員、市工信局局長王健表示,推行“首席服務官”製度,是市委市政府為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構建“親”“清”的新型政商關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通過實施“首席服務官”製度,建立政府與企業定期溝通製度,有利於及時幫助民營企業解決融資、用地、用工等方麵問題,促進政企良性互動,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保駕護航。一方麵,全麵了解和掌握企業發展規劃、生產經營、項目建設等方麵情況,查清企業麵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千方百計予以解決,為企業排憂解難。同時,通過梳理、分析企業遇到的共性問題,探索建立長效化工作機製,讓更多企業能夠享受改革紅利、製度紅利。另一方麵,大力宣傳國家、省、市各項扶持政策,特別是省“實體經濟十條(修訂版)”和“民營經濟十條”及配套政策等相關政策的宣貫,積極引導企業研究吃透、用足用活政策,引導民營企業加大資金投入,通過擴產增效、智能化改造、設備更新等手段開展技改創新,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切實將政策紅利轉化成為企業發展紅利。“與以往相比,新製度聯係企業更密切,服務更細致;在惠企政策解讀方麵,會做更多工作”。(張柯 偉濤 劉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