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對標一流、趕超先進’為目標,推進平安梅州建設,努力把梅州建設成全省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打造平安之鄉……”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建設平安之鄉話題,引起了各界代表、委員的熱議,大家紛紛就如何建設“平安之鄉”提出自己的觀點。
加強普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
“平安是一個大課題,平安之鄉的打造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的和諧穩定。目前,平安梅州的建設碩果累累,在掃黑除惡、智慧新警務建設、城鄉社區治理等方麵都卓有成效。”市人大代表、梅州市東山係列學校董事長巫禮兵表示,沒有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老百姓安居樂業也無從談起。
“現在,幾乎看不到街頭搶盜現象,治安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好。”市人大代表、廣東華銀集團職工陳玲表示,近年來,梅州城區路麵見警率顯著提高,去年組建的梅州交警鐵騎隊也經常在路麵巡邏,加上越來越密集的“梅州天眼”,對各類街頭搶盜犯罪形成了強有力的威懾。
“我們去一些部門辦理業務的時候,經常是上午填寫完個人信息,下午就會收到‘垃圾短信’或詐騙電話的騷擾,並且是一次泄露,持續騷擾。”陳玲同時指出,一些涉及到個人信息的部門、企業,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還需加強。日常生活中,一不小心,諸如姓名、電話號碼、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就會處於“裸奔”狀態,尤其在利益驅動之下,公民的個人信息不斷遭遇泄露危機。
陳玲建議,有關部門要對涉及到個人信息的部門、企業加強普法宣傳,保證公民的個人信息受到保護,免遭泄露;法律層麵也應對企業責任進行規範,並且要加大相關違法行為的懲治,對不法分子形成有力威懾。(鍾梅濱)
為建設平安之鄉提供司法保障
“打造平安之鄉,能改善法治環境,提高辦事效率,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營造更優質的營商環境,促進梅州經濟社會發展。”廣東客都律師事務所律師淩傳平認為,平安之鄉的建設,不僅離不開一支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素質過硬的政法隊伍,來為“平安之鄉”提供組織保障、人員保障,也要繼續推進掃黑除惡工作,加強交通、消防安全隱患的排查與整治,為建設平安之鄉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還要繼續開展普法工作,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提高全民法律意識;深化司法公開,加大執行力度,提高執行到位率,從而提升司法公信力,為平安之鄉建設提供司法保障。
淩傳平表示,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自己將結合工作實際,恪守法律良知、堅守法律底線,做一名合格的普法、用法踐行者,為建設平安之鄉貢獻自己的力量。(嚴偉濤)
完善安防設施 建設“平安農村”
“我們梅州市工商聯合會在開展‘萬企幫萬村’時發現,目前農村的安防信息化水平還相對落後。”市政協委員、市工商聯合會副主席楊祥銳表示,目前梅州平安城市整體已經具備了良好的信息化水平,但農村安防設施比起城市卻相對落後。隨著農村青壯年越來越多到外地務工,很多農村變成了“空巢村”,並且,目前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複雜多變,使很多村民難以防範。
“建設平安之鄉,應該要保證城市與農村齊頭並進。”楊祥銳告訴記者,此次市工商聯合會聯合提交了關於加強農村區域視頻監控係統建設的提案。提案建議:要整合資源,構建統一的視頻監控綜合管理平台,整合部分農村自建的視頻監控係統,完成各級視頻資源多維度共享,充分發揮視頻監控的整體效能,並逐步實現與公安視頻係統聯網,打造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的監控網絡;要加強管理 ,不能因“建而不管”而導致公共資源的浪費;要加大力度完善網絡,保證各級間的視頻資源傳輸具有高效性。(鍾梅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