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民生實事再起航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7-01-11 10:13:56  瀏覽:-
字號:

堅持民生為本,這是政府對百姓的不變承諾。今年,我市繼續把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新目標: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集中力量辦好新一年的“十件民生實事”,更好地服務民生,服務百姓。

2017年目標任務

1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從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20元。

●城鎮、農村低保人均補差水平分別從每月419元、191元提高到457元、206元。

●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平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8088元以上。

●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集中供養水平從每人每月1340元提高到1450元、分散供養水平從每人每月820元提高到880元。

●城鄉醫療救助住院補助平均標準從每人每年2178元提高到2828元,城鄉低保對象基本醫療救助比例達到80%以上。

2加大扶貧濟困力度

●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每人每學年生活費補助標準提高到小學和初中3000元,高中和中職(含技工)5000元(含國家助學金),高等專科10000元(含國家助學金)。

●免學費補助標準提高到高中2500元、中職(含技工)3500元、高等專科5000元。

●新開工建設3791套(戶)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基本建成2809套(戶);新增發放租賃補貼250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9180戶。

3關愛特殊群體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從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800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從每人每年1800元提高到2400元。

●新建53個、規範運行58個社區殘疾人康園中心。

●新建艾滋病檢測確證實驗室1間、檢測篩查實驗室10間、檢測點100個。

●支持社區矯正中心規範化建設,對全市社區服刑人員實行教育矯正。

4提升醫療衛生保障水平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從年人均420元提高到不低於450元。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年度累計最高支付限額從45萬元提高到50萬元。

●職工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報銷比例統一調整為75%,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報銷比例從60%提高到70%,門診特定病種年度支付限額按病種在原限額基礎上提高1000元至6.5萬元不等。

●升級改造全市2040間村衛生站。

5促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

●義務教育寄宿製公辦學校公用經費補助從農村擴大到城市,補助標準從每生每年200元提高到250元。

●對城鄉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按小學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標準給予生活費補助。

●農村邊遠學校教師生活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900元。

6完善城區公共服務設施

●改造城區670個小區供水管網。

●動工建設城區2所學校和2個公共停車場。

●建設華南大道田家炳醫院側、彬芳大道喜多多超市側、嘉應中路學藝路口3個地段人行天橋和錠子橋至嘉應學院西校門路段16座公交站亭。

●建設新峰橋至205國道30米路。

●完成100個“文化驛站(台)”建設。

7促進就業和創業

●扶持創業2500人、城鎮就業2500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3000人。

●補貼參加技能晉升培訓的勞動者1萬人。

8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實施266宗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

●完成400公裏農村公路路麵硬化改造。

●在全市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

●城鎮獨生子女父母計劃生育獎勵標準從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20元。

9加強環境治理

●建設34座汙水處理廠、330公裏汙水管網和1580座農村汙水處理設施。

●農村生活垃圾有效處理率達到90%,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10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建設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東山教育基地、梅江河道芹洋半島三處消防取水碼頭。

●實施500公裏縣鄉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開展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建立全市地質災害信息係統。

●在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新建24個、升級改造44個自動氣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