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自然資源局 政策與解讀 《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
《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
來源:本網   時間:2012-12-14 19:26:26   瀏覽:-
字號:
《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已於1992年 2月24日經國家土地管理局第一次局務會議審議通過,1992年3月8日國家土地管理局令〔1992〕第1號發布施行。
法規條款
第一條
第二條
  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通過除 出讓土地使用權以外的其他各種方式依法取得的 國有土地使用權
第三條
  劃撥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出租、抵押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第五條
第六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批準,其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一)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 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二)領有 國有土地使用證
  (三)具有合法的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產權證明;
  (四)依照《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第七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單獨或者隨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轉移給他人的行為。
  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轉讓人,接受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受讓人。
第八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方式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等。
  出售是指轉讓人以土地使用權作為交易條件,取得一定收益的行為。
  交換是指土地使用者之間互相轉移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贈與是指轉讓人將土地使用權無償轉移給受讓人的行為。
第九條
  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出租人,承租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承租人。
第十條
  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抵押人,抵押債權人稱為抵押權人。
第十一條
  轉讓、抵押土地使用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抵押;轉讓、抵押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其使用範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抵押。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
  出租土地使用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使用權隨之出租;出租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使用權,其使用範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出租。
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者需要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的,必須持國有土地使用證以及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產權證明等合法證件,向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書麵申請。
第十三條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書麵申請書之日起十五日內給予回複。
第十四條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申請人經過協商後,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第十五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行為的雙方當事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租賃、抵押合同。
第十六條
  土地使用者應當在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簽訂後六十日內,向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登記手續。
第十七條
  雙方當事人應當在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登記手續後十五日內,到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登記手續。
  辦理登記手續,應當提交下列證明文件、材料:
  (一)國有土地使用證;
  (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三)土地使用權轉讓、租賃、抵押合同;
  (四)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提交的其他證明文件、材料。
第十八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第十九條
  土地使用權出租、抵押,出租人、抵押人必須繼續履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第二十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後,受讓人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內容的,應當征得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同意,並按規定的審批權限經土地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批準,依照《條例》和本辦法規定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土地登記手續。
第二十一條
  土地使用權出租後,承租人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內容的,必須征得出租人同意,並按規定的審批權限經土地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批準,依照《條例》和本辦法規定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土地登記手續。
第二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終止後,出租人應當自租賃合同終止之日起十五日內,到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土地使用權出租登記手續。
第二十三條
  土地使用權抵押合同終止後,抵押人應當自抵押合同終止之日起十五日內,到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手續。
第二十四條
  抵押人到期未能履行債務或者在抵押合同期間宣告解散、破產的,抵押權人有權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抵押合同的規定處分抵押財產。
  因處分抵押財產而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應當自權利取得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變更土地登記手續。
第二十五條
  土地使用者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在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時,其土地使用權出讓期由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經過協商後,在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訂明,但不得超過《條例》規定的最高年限。
第二十六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區別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等不同方式,按標定地價的一定比例收取,最低不得低於標定地價的40%。標定地價由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根據基準地價,按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期限和地塊條件核定。
第二十七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代表政府收取,按國家有關規定管理。
第二十八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期屆滿,土地使用者必須在出讓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持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到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出讓登記手續。
第二十九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期滿後,土地使用者再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時,須按本辦法規定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變更土地登記手續。
第三十條
第三十一條
  土地使用者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支付全部出讓金的,出讓方有權解除合同,並可請求違約賠償。
第三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當事人不辦理土地登記手續的,其行為無效,不受法律保護。
第三十三條
  對未經批準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由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依照《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處理。
第三十四條
  當事人對土地管理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活動的監督檢查工作,對違法行為,應當及時查處。
第三十六條
  土地管理部門在對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活動進行監督檢查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予以配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文件、資料,不得阻撓。
第三十七條
  土地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中,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查閱、複製與 土地監督檢查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
  (二)要求被監督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提供或者報送與監督檢查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及其他必要情況;
  (三)責令被監督檢查的單位和個人停止正在進行的 土地違法行為
第三十八條
  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業務活動的經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九條
  經濟組織以外的其他組織從事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活動的,可參照本辦法辦理。
第四十條
  以土地使用權作為條件,與他人進行聯建房屋、舉辦聯營企業的,視為土地使用權轉讓行為,按照本辦法辦理。
第四十一條
  對《條例》實施後,本辦法實施前發生的未經批準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行為,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組織進行清理,並按《條例》規定處罰後,補辦出讓手續。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由國家土地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