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自然資源局 通知公告 梅州市自然資源局關於印發《梅州市自然資源係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自然資源局 > 通知公告
梅州市自然資源局關於印發《梅州市自然資源係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來源:本網   時間:2022-07-21 16:01:22   瀏覽:-
字號:

各縣(市、區)自然資源局,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

  《梅州市自然資源係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已經局黨組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梅州市自然資源局

2022年7月21日


梅州市自然資源係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

  為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於印發<廣東省自然資源係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粵自然資函〔2021〕1090號)和《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轉發《市委宣傳部、市司法局關於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的通知》(梅市發〔2022〕4號)精神,全麵推進法治自然建設,不斷提升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水平,結合我市自然工作實際,製定本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全麵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服務我市“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一規劃兩綱要”要求,深入開展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教育,把法治宣傳教育貫穿到自然資源管理的全過程,著力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製,以持續提升全市自然資源法治素養為重點,以推動法治宣傳教育製度優勢轉化為依法治理效能為目標,助推全市自然資源管理高質量發展,為我省建設自然資源高水平保護高效率利用示範省和梅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自然資源法治環境。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麵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教育的全過程和各環節,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和推動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普法服務中心工作,做到中心工作推進到哪裏,法治宣傳教育就跟進到哪裏;堅持係統內部統籌推進,做到立法、普法和執法一體推進,注重自然資源係統內外協同推進,以係統觀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我市自然資源係統踐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高,運用法治思維推進自然資源改革發展和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不斷提升,社會對自然資源法律法規知曉度、法治精神認同度、法治實踐參與度顯著提高,自然資源法治觀念深入人心,全社會依法依規節約集約高效利用自然資源、主動維護國土空間開發秩序、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基本形成。

  二、法治宣傳教育的重點內容

  (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1.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把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普法的首要任務,持續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係列活動。進一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全麵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入黨組(班子)中心組學習內容,推動領導幹部帶頭學習,模範踐行。加大學習宣傳力度,采取集中研討,組織宣傳、舉行講座等形式,準確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核心要義。始終用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全係統普法工作、指導自然資源改革發展,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升領導幹部的法治素養和依法履職能力。

  2.突出宣傳憲法和民法典。高度重視憲法在自然資源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持久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全麵落實憲法宣誓製度,結合“12·4”國家憲法日,開展“憲法宣傳周”集中宣傳活動,大力宣傳憲法所確立的國家根本製度以及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基本製度,闡釋好新時代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內涵和意義,引導全係統尊崇憲法、遵守憲法、貫徹憲法、維護憲法,使憲法精神內化為全係統依法行政的行為準則。廣泛開展民法典宣傳教育,落實好國家機關民法典普法責任,引導全係統認真學習民法典中涉及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內容,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標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組織開展好“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專項宣傳活動,廣泛宣傳民法典的重大意義、綠色原則以及涉及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內容,讓民法典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裏。

  3.增強自然資源管理法律法規的主動性。緊跟機構改革後自然資源法律法規和規章政策的立改廢釋情況,加強自然資源多門類、多領域製度體係的學習宣傳,重點學習宣傳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廣東省土地管理條例》《廣東省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規章,熟練掌握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國土空間規劃、耕地保護、測繪等領域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梅州蘇區振興發展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政策解讀與服務保障,大力宣傳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支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促進資源惠民利民的好政策。持續抓好《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行政訴訟法》等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全麵提升全係統依法行政能力,推動牢固樹立“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法治觀念。

  4.深入學習宣傳黨內法規。以黨章、準則、條例為重點, 在全係統深入學習宣傳黨內法規,注重黨內法規宣傳同國家法律宣傳的銜接協調。把學習掌握黨內法規作為合格黨員的基本要求,列入黨組織三會一課”內容,促使黨內法規學習宣傳的常態化、製度化。

  5. 全麵提升工作人員法治素養。嚴格落實第一議題製度,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全係統各級黨組織第一議題的重要內容,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落實黨組(黨委)理論中心組學法製度,保證每年一定次數的黨組(黨委)集體學法,強化“關鍵少數”的頭雁帶動效應,提高各級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落實領導幹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製度,落實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製度,充分利用培訓、專題講座等形式組織幹部參加法律知識培訓,把法治素養和依法履職情況納入幹部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領導幹部自覺行為和必備素質。

  (二)廣泛開展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教育。

  1.有效推進“誰執法誰普法”責任製。按要求組織編製普法責任清單並實現動態調整,以清單管理的方式明確普法內容、責任分工、工作要求等,推進普法工作有序開展。在行政審批、行政執法、行政複議、行政應訴、信息公開、來訪接待等工作人員中,加強對行政相對人、利害關係人及重點人群的法律法規宣傳講解,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全方位注入自然資源領域執法和普法中,把行政執法、行政服務、化解矛盾糾紛與普法工作有機結合起來。

  2. 利用重要時點集中開展普法。充分運用“4·22 世界地球日”“5·12 全國防災減災日”“6·25 全國土地日”“8·29 全國測繪法宣傳日”“12·4國家憲法日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麵向社會廣泛開展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根據自然資源部、省自然資源廳開展自然資源法律宣傳周活動的部署要求,不斷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內容,加大自然資源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集中宣傳力度,積極向全社會宣傳普及自然資源法治常識。

  3.強化自然資源法治文化建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創建申報工作,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自覺把法治元素融入本部門、本行業文化建設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實踐中,發揮法治文化的價值引領和精神熏陶作用。多形式組織開展自然資源法律法規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公園、進學校、進企業活動,提升自然資源法律法規的社會知曉度,指導企業有效利用好自然資源法律法規政策,支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支持與理解。常態推動自然資源政策宣講列入各(市、區)人民政府常務會的重要議題,由市局領導帶隊開展重點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宣講培訓,切實增強縣、鎮(街)領導依法保護、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意識。重點突出對加強對鄉鎮、村幹部和村民的法治宣傳教育,重點宣傳與鄉村振興和村民生產生活相關的自然資源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突出加大以案普法力度,發揮正麵典型示範激勵和反麵典型警示教育作用,使典型案例成為全民普法的公開課。

  (三)打造自然資源特色法治文化。

  1.打造自然資源法治宣傳陣地。積極參與市普法辦組織的法治宣傳長廊等法治宣傳陣地建設,拓展普法綜合平台,通過“互聯網+法治宣傳”於一體的融媒體法治傳播體係。運用自然資源微信公眾號、門戶網站開展普法活動,加強與梅州日報社等媒體的宣傳合作,運用多種形式吸引群眾關注自然資源法律知識,將自然法律知識送到群眾的屏幕裏、指尖上,使新媒體普法更接地氣有人氣。同時,加大行政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窗口、信訪室、城市展覽館等窗口普法力度,利用南粵古驛道、紅色交通線、華南研學基地建設等平台,推動鄉村、社區建設自然資源法治文化小廣場、長廊和法治文化牆等,拓展法治文化實體陣地。力爭創建2-3個以自然資源法律法規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或主題公園獲省廳掛牌確認。

  2. 進一步豐富法治文化產品。加強與社會各界合作,積極創作以自然資源法治文化建設為主題的文學、音樂、客家漢劇、小品、攝影、微視頻等作品,進一步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開展政府主要負責同誌為自然資源代言活動,組織編製自然資源法治通俗讀物,創作公益廣告、漫畫視頻等普法產品,以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法治宣傳成效。依托南粵古驛道和華南研學基地建設,注重發掘中國傳統法治文化、紅色法治文化,講好客家故事,講好紅色蘇區自然資源法治故事,教育引導全社會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信和自覺。

  3.建立以案釋法普法製度。積極推動自然資源監察執法、行政複議和應訴、信息公開、信訪工作全程說理式普法,結合案情進行充分釋法說理,把普法融入案件受理、調查取證、決定、執行等全過程。引導人民群眾依法表達訴求,理性維護合法權益,使行政執法和糾紛解決過程成為向社會弘揚法治精神、宣傳自然資源法律法規的過程。

  三、工作安排

  本規劃從2021年開始實施到2025年結束,分為3個階段

  (一)宣傳準備階段。

  2022年8月10日前,全市各級(區)自然資源部門根據本規劃,研究製定本行政區內自然資源“八五”法治宣傳教育規劃,調整普法領導機構,確定普法工作聯絡員,報市局普法辦公室備案。

  (二)組織實施階段。

  2022年7月至2025年6月,全市自然資源係統要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和要求,突出年度普法重點,製定年度計劃,並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市局定期對各縣(市、區)法治宣傳教育情況進行抽查,2024年開展中期督導檢查工作。

  (三)檢查驗收階段。

  2025年下半年,根據省自然資源廳及市普法辦的統一部署,市自然資源局製定總結驗收方案和標準,組織開展對本規劃落實情況的全麵考核和總結驗收,對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四、實施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更加注重係統觀念、法治思維,建立健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領導機構,推行自然資源部“四個一”學法工程,建立普法聯絡員製度,自覺把法治宣傳教育納入法治建設的總體部署一體謀劃、整體推進。各縣(市、區)局黨政主要負責人要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帶頭參加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推動建立落實“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機構是主體,法治機構要統籌”的工作機製。

  (二)注重統籌協調。按照“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製的要求,發揮法治機構在普法工作中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的作用,強化內設科(股)室的普法主體責任,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要加強與係統外各相關部門的溝通聯係,自覺在普法辦公室的統一領導下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教育,善於借助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和誌願者在普法中的作用,有效整合普法資源,形成普法合力。

  (三)強化工作保障。要認真落實普法工作經費,將其納入本級年度工作預算並專款專用,積極通過購買社會服務開展普法,進一步增強普法工作的專業性、多樣性和有效性。加強普法工作隊伍建設,有條件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將普法事務性工作交由相關事業單位承擔,進一步充實法治機構普法人員,實現普法隊伍和人員的穩定化、固定化。

  (四)突出考核評價。全市自然資源係統要建立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考評和激勵機製,加強監督檢查。進一步健全學法用法述法製度,將學法用法能力與領導幹部的上崗、晉升、考核工作緊密結合,繼續把法律法規學習課程納入全係統各類培訓班中。結合年度考核述職,將主要負責人及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學法用法守法情況列入年度述職內容,充分發揮考核評價對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教育的推動作用。加強規劃實施中的動態監測,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總結,及時發現、總結、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並每年12月15日將本年度普法工作總結報告報市局普法辦公室。同時,針對法治宣傳教育中發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製定調整方案,切實抓好整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