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自然資源局 工作動態 “學經驗、拓思路、謀成效”市山水辦組織赴韶關、贛州考察學習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自然資源局 > 工作動態
“學經驗、拓思路、謀成效”市山水辦組織赴韶關、贛州考察學習
來源:本網   時間:2023-07-28 18:41:25   瀏覽:-
字號:

  為進一步對標先進,加快我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複工程(以下簡稱“山水工程”)項目實施,7月25日至27日,梅州市山水辦組織赴廣東韶關、江西贛州考察學習,實地學習借鑒兩地山水工程的寶貴經驗和先進做法。

  調研組一行先後前往韶關市大寶山新山片區曆史遺留礦山生態恢複治理工程、南雄市紅砂嶺綜合治理工程、湞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贛州贛縣區金鉤形項目區水土保持崩崗治理項目、贛州尋烏柯樹塘廢棄稀土礦治理項目等項目現場,實地考察、聽取講解、座談交流,深入學習兩地在組織機構設立、政策體係支撐、工作機製運行、項目實施管理、資金使用把控、監測評估等方麵的先進經驗和創新做法。

  26日上午,在韶關市南雄市自然資源局舉行了韶關、梅州兩地自然資源交流座談會。韶關市自然資源局介紹了韶關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總體情況。

  座談會上,梅州市山水辦副主任、梅州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呂悅初表示,韶關市在項目實施、整體驗收、監測評估等方麵工作成效明顯,有許多好的理念、做法和經驗值得梅州市借鑒學習,特別是大寶山新山片區曆史遺留礦山生態恢複治理工程,在運用先進治理技術的同時,實現較低的投入和可觀的效果。市山水辦要拓寬思路,全力以赴、破難攻堅,確保項目全麵完成,績效目標順利實現,讓梅州韓江秀水長清。

圖片1.png

  27日上午,在贛州市自然資源局舉行了贛州、梅州自然資源交流座談會,贛州市自然資源局對梅州調研組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贛州市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座談交流。治理工程,在運用先進治理技術的同時,實現較低的投入和可觀的效果。市山水辦要拓寬思路,全力以赴、破難攻堅,確保項目全麵完成,績效目標順利實現,讓梅州韓江秀水長清。

  座談會上,呂悅初表示,贛州市在組織機構設立、工作機製運行、項目實施管理、資金使用把控等方麵工作成效明顯,探索全域治理新路徑,破解生態修複難題的理念、探索實行“三同治”模式(山上山下同治、地上地下同治、流域上下同治),贛州贛縣區金鉤形項目區水土保持崩崗治理項目實現生態修複和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多贏,這些做法經驗值得梅州市借鑒學習,要求梅州市、縣山水辦要主動對標對表,加強謀劃部署,實現項目實施提質增效,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圖片2.png

實地考察

  (一)大寶山新山片區曆史遺留礦山生態恢複治理工程

  在大寶山新山片區,調研組觀聽取了項目介紹,了解礦山修複過程,深入學習礦山治理經驗。大寶山新山片區,創新開發出“原位基質改良+直接植被”技術,通過植物生態係統降低土壤的重金屬含量,有效解決了多金屬礦山嚴重酸化土壤植被複綠世界性難題,助力大寶山新山片區生態係統重建,給學習考察組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表示,此行受益匪淺,為梅州礦山生態修複建設提供了啟發。

圖片3.png

  (二)贛州贛縣區金鉤形項目區水土保持崩崗治理項目

  學習考察組一行深入了解贛縣區金鉤形項目區水土保持崩崗治理項目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態建設工程,並前往贛縣金鉤形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崩崗科普館進行參觀。贛州山水項目按照周總理提出的“叫崩崗長青樹,讓沙洲變良田”的總體要求,做到針對不同類型的崩崗水土流失問題和崩崗不同的形態特點,使700處崩崗侵蝕得到有效治理、項目區內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製,讓荒山披綠,並且實現了產業發展相融合。學習考察組表示要認真借鑒學習,創新思路,找到適合梅州治理崩崗的模式,守護好梅州綠水青山。

圖片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