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梅州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現場會在蕉嶺縣新鋪鎮同福村召開。市政府副市長、秘書長陳亮同誌,市自然資源局主要負責同誌和分管負責同誌、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林業局分管負責同誌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分管負責同誌、自然資源局主要負責同誌以及新鋪鎮、同福村負責同誌參加了現場會。


在同福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現場,新鋪鎮黨委主要負責同誌介紹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級試點工作情況。新鋪鎮地處梅州市蕉嶺縣南部,位於韓江中上遊的石窟河畔,全鎮總麵積185.22平方公裏。試點瞄準區域耕地碎片化、建設用地散亂低效、產業發展支撐能力較弱、流域生態環境質量下降、曆史文化保護利用不足等問題,以建設“千年古鎮·秀美新鋪·稻香畫廊”為目標,按照“一二三四五”的思路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現場會後,在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座談會。會議由陳亮同誌主持,市自然資源局介紹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相關工作情況,蕉嶺縣、大埔縣、五華縣分別彙報了本地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情況,與會人員圍繞《梅州市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方案》(討論稿)進行了充分研究討論。
會議指出,要深化思想認識,做深做實土地文章。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用好改革開放的關鍵一招,也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各縣(市、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上來,用好用活《梅州方案》有關政策,充分學習借鑒浙江等地的先進做法和有益經驗,結合自身實際全麵謀劃本地區實施方案,把握關鍵、突出重點,盤活全域土地要素,將細碎化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連片集中,為全市建設融灣先行區“整”出發展空間、“整”出土地效益、“整”出宜居宜業好環境。 會議要求,要堅持精準發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一要堅持規劃引領。以鄉鎮為範圍優化村莊和人口空間布局,宜留則留、宜聚則聚、宜遷則遷,編製村莊布點規劃和村莊規劃要順應自然、尊重曆史、突出鄉土、體現文化,優化農村住房建設布局,塑造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新風貌。二要堅持綜合整治。大力開展農用地綜合整治,提高耕地質量和連片程度。規範推進建設用地整治,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統籌推進村莊環境整治、廢棄礦山整治、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田園建設,正確處理保護曆史文化與村莊建設的關係,使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完美融合。三要堅持守牢底線。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製度和節約用地製度,嚴守耕地紅線、生態紅線,嚴禁以土地綜合整治名義調整生態保護紅線。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依法維護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權益。 會議強調,各級各部門要科學謀劃、精心部署、有序推進,全麵激發資源要素活力、釋放綠色發展潛力,為推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拓空間、增動能。要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推進,嚴格監督檢查,加大宣傳力度。要充分預估到開展工作的複雜性、艱巨性,重視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的基本性、連續性、原真性、開創性、連續性和長期性。要深入研究、主動作為、精準施策,堅決打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攻堅戰,讓閑置的土地重煥新生、化土成金,全力打造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梅州模式”,力爭試點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為推動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提供堅實的土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