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自然資源局 工作動態 局長訪談 | 梅州:保護自然資源,保障綠色發展,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目標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自然資源局 > 工作動態
局長訪談 | 梅州:保護自然資源,保障綠色發展,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目標
來源:本網   時間:2020-11-30 09:55:04   瀏覽:-
字號:

  梅州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梁維近日在接受省自然資源廳宣教中心采訪時表示,梅州自然資源係統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到的“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等要求,著眼生態發展區定位,夯實基礎、謀劃長遠、精準對接,紮實推動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自然資源領域落地落實、見功見效,為梅州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目標提供自然資源保障。

蕉嶺縣長潭鎮白馬村170多畝馬鞭草浪漫綻放,猶如紫色花海。2(高訊攝).jpg

  問:梅州是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梅州自然資源係統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保護和發揚梅州的生態優勢、文化優勢?

  答: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關於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曆史文化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製”“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落實生態保護、基本農田、城鎮開發等空間管控邊界”等要求,為我們擦亮梅州的生態品牌、文化品牌提供了指導和遵循。

  我們將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奮力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杆,特別是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自然保護地空間布局與生態保護紅線範圍,進一步完善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製和永久基本農田調整補劃工作,優化永久基本農田布局,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麵積不減、質量提升、布局穩定;根據國家、省的工作部署和技術規範,開展城鎮開發邊界劃定工作;根據梅州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做好城市規劃,注重保護發揚好梅州客家文化特色;按省的統一部署,開展村莊規劃成果提升完善試點,優化完善村莊規劃成果;著眼服務融入“雙區”“雙城”建設,對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助力梅州構建“五星爭輝”發展格局和“5311”綠色產業體係,打造“三宜”城市範例。

梅江區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係列活動在城北鎮玉水村拉開帷幕,千年古村展新貌,詩畫梅江慶豐年(吳騰江).jpg

  問: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規劃《建議》也強調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製度”。梅州自然資源係統在做好耕地保護以保障糧食安全方麵有哪些具體措施?

  答: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必須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我們在耕地保護上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通過墾造水田、拆舊複墾等途徑來增加耕地麵積,通過“全鏈條”嚴起來、剛性監管等方式減少違法占用耕地麵積。

  全麵完成墾造水田工作。全麵完成我市兌現承諾墾造水田工作,積極配合省建工集團完成省下達的墾造水田任務,同時完成在“十二五”以來已建高標準農田項目區範圍墾造水田試點工作任務,為糧食生產提供基礎性生產保障,也為城市長遠發展解下包袱欠賬,為全市各建設項目落地提供水田指標保障。

  做好拆舊複墾的下篇文章。在加快已立項項目的拆舊複墾動工、驗收、報備、申報交易進度,盡快形成指標交易效益的同時,重點是做好拆舊複墾地類變更等後續工作,積極引導村集體、村民管好用好拆舊複墾後的土地,鼓勵多種糧、多產糧。

  嚴格執法監察工作。堅持“全鏈條”遏製違法用地,著眼“前端疏導”“中段提速”“末端查處”,完善工作機製,實行分片包幹掛點責任製,對涉嫌違法圖斑、設施農用地、臨時用地以及礦產圖斑進行實地核查,落實查處整治措施,對農村新增亂占耕地建房堅持“零容忍”,以剛性執法讓保護耕地、合法用地理念深入人心,並成為行動自覺。

劍英公園提升改造後,拓寬了市民的活動空間,是嘉應新區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的一個縮影。(連誌城攝).jpg

  問:規劃《建議》提出要“全麵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省自然資源廳也提出要全麵建設自然資源高效利用示範省,梅州在這方麵如何跟進對接?

  答:自然資源的高效利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必然要求。梅州丘陵多、平地少,土地資源尤為珍貴。我們將繼續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按照省自然資源廳的“以全要素、全流程、全周期提升自然資源利用效率為主線,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麵節約、循環利用,全麵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

  全力完成批而未供土地“去庫存”專項工作。進一步加大指導和督促力度,采取召開會議部署、書麵通報進展情況、現場檢查督導等形式,達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抽查、年底有檢查,多措並舉、多管齊下,推動批而未供土地“去庫存”處置目標任務按時完成。

  精準服務現代產業體係。精準保障符合規劃《建議》的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用地需求,改進土地計劃管理方式,支持工業園區提質增效,深化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處置好低效用地,助力現代產業體係構建。

  在城鄉更新“三舊”改造力求新突破。進一步健全“三舊”改造體製機製,優化土地資源要素供給,做好“三舊”改造專項規劃修編工作,對中心城區範圍內的 “三舊”地塊進行全麵摸底調查,合理確定改造範圍,適時舉辦“三舊”改造項目推介會,切實加快對符合“三舊”改造項目改造方案的審查、上報審批和批準後項目用地的出讓等工作,打造精品、創出亮點,提升綜合效益。

205國道蕉嶺縣新鋪鎮油坑村北坑崗路段,道路兩邊鬱鬱蔥蔥,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吳騰江).jpg

  問: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和規劃《建議》中均突出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對此,梅州自然資源局有哪些工作措施?

  我們將始終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立足本職提供優質服務保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保障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全力保障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社會福利設施等民生項目等用地預審、報批工作,切實改善全市人民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大力推進地質災害防治。落實《梅州市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督導各縣(市、區)完善地災防治製度,加強隱患點排查、預警宣傳、應急值守、搬遷治理等各項工作,加快地災防治資金使用進度,真正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紮實推進“放管服”改革。按照“放管服”改革、建設工程審批製度改革有關文件精神,優化各項業務審批流程,強化數據互聯互通,精簡審批事項及申報材料,完善推廣“交房即發證”創新模式,切實壓時限、簡流程、提效率、優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高為民服務能力水平。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積極爭取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級試點工作,積極申報廣東南嶺山區梅州段(原中央蘇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工程項目,為進一步築牢全省生態安全屏障、加快北部生態發展區加快綠色崛起步伐提供梅州自然資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