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建築業管理 梅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於印發2018年梅州市建築施工揚塵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梅市建函〔2018〕427號
梅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於印發2018年梅州市建築施工揚塵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來源:本網   時間:2018-11-20 09:46:38   瀏覽:-
字號:

各縣(市、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嘉應新區管委會,梅州高新區管委會,蕉華管理區,各有關單位:

為全麵落實省、市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決策部署,做好中央巡視、省委巡視反饋意見整改,有效遏製建築工地施工揚塵汙染,我局製定了《2018年梅州市建築施工揚塵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梅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8815

(聯係人:何思波,聯係電話:2258280 ,傳真:2242869

郵箱:mzsjgk@163.com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2018年梅州市建築施工揚塵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為全麵落實省、市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決策部署,做好中央巡視、省委巡視反饋意見整改,有效遏製建築工地施工揚塵汙染,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建築工地施工揚塵專項整治行動,特製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全麵落實建築施工揚塵汙染防治精細化管理,進一步加大對我市施工揚塵汙染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有效解決工地施工揚塵汙染突出問題,提高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施工揚塵治理長效機製,堅決遏製施工揚塵對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為我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整治範圍

全市納入住建部門監管的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項目。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成立由陳偉建局長任組長,曾國柱副局長任副組長,建築管理科、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站等科室(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建築施工揚塵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建築管理科,具體負責日常組織協調工作。

四、主要工作

(一)壓實責任

1.壓實揚塵防治監管責任。按照“誰發證,誰負責”和屬地 管理原則,壓實部門監管責任,建立項目清單化管理,明確監管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2.壓實揚塵防治主體責任。實行項目工地揚塵防治責任單 位、責任人和防治措施公示製度,明確項目工地建設單位、施工 單位以及監理單位揚塵防治職責分工,落實責任人,明確防治措 施。

一是建設單位對施工揚塵治理負總責,必須將施工揚塵治理的費用列入工程造價,並在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確施工單位揚塵汙染防治責任,監督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按照合同落實揚塵汙染防治措施。

二是施工單位對施工揚塵治理負具體責任,必須建立施工揚 塵治理責任製,指定專人負責揚塵防治工作。結合工程項目特點 製定揚塵汙染防治專項方案,並嚴格實施。揚塵汙染防治費用必 須專款專用。

三是監理單位必須將施工揚塵汙染防治納入監理範圍,在監 理規劃中提出有針對性的監理措施,加強檢查,並督促施工單位 落實揚塵防治措施。對未按照揚塵汙染防治要求施工的,應當要 求施工單位立即改正,並及時報告建設單位和屬地監管部門。

(二)明確工地揚塵防治措施

嚴格執行《廣東省建設工程施工揚塵汙染防治管理辦法(試 行)》規定的各項措施。

1.施工工地嚴格落實揚塵防治“六個100%”的措施要求。(即:現場100%圍蔽,砂土100%覆蓋,路麵100%硬地化,現場100%灑水壓塵,出工地車輛100%衝淨車輪車身,暫不建設場地100%綠化)

一是施工現場圍蔽率100%。工地開工前,施工現場應設置硬質、連續的封閉圍擋(圍牆),城區主幹道的施工圍擋高度不低於2.5米,其他路段高度不低於1.8米;並安排人員定期衝洗、清潔,保持圍擋(圍牆)整潔、美觀。

二是施工現場非作業區裸露砂土覆蓋率100%。工地內裸露泥地采取綠化或覆蓋,施工土方及時回填或采取覆蓋、固化等措施,建築垃圾應當及時清運,在場地內堆存的應嚴密覆蓋。

三是工地路麵硬化率100%。施工工地在基坑開挖階段,施工便道(車行道)應當及時鋪填碎石或鋼板或其他材料,防止揚塵,施工到±0.00時,施工道路須實現硬底化。主要出入口和場內主要道路、加工區、辦公區、生活區須用混凝土或其他硬質材料鋪設;硬化後的地麵應清掃整潔無浮土、積土。

四是現場100%灑水壓塵。施工現場應配備灑水裝置,對施工現場主要道路、作業區灑水降塵;配備“霧炮”、噴淋係統等抑塵設備,進行基礎施工、土方、拆除作業時應開啟使用。

五是出工地車輛車輪、車身衝淨率100%。工地出口應設置視頻監控、洗車槽、高壓水槍,建立衝洗製度並設專人管理,泥頭車及運輸車輛須經衝洗後才能駛出建築工地,確保車輛清潔,嚴禁車輛帶泥上路。

六是暫不建設場地綠化(遮蓋)率100%。閑置3個月以上的建設用地,建設單位應當對其裸露泥地進行綠化、鋪裝或遮蓋;閑置3個月以下的,應當進行防塵覆蓋。

2.細化揚塵防治措施要求。

一是完善施工現場視頻監控和監測。城市建成區施工現場出入口、土方作業區域等處須安裝遠程視頻監控,與城區住建部門聯網,實時監控工地施工揚塵管理和出場車輛衝洗情況。建築麵積5萬平米以上工地必須按規定安裝揚塵在線監測係統,並與各縣(市、區)住建、環保部門聯網,對施工揚塵實時監測。新建項目開工前應安裝完畢,在建項目未安裝的於20189月底前安裝完成

二是加強渣土運輸車輛管理。建立和完善工地運輸車輛管 理製度,嚴格施行“一不準進,三不準出”管理(即“無證車輛不準進”和“未衝洗幹淨車輛不準出,不密閉車輛不準出,超裝 車輛不準出”)。

三是建築主體封閉和材料覆蓋。建築主體外側腳手架及臨邊防護欄杆采用密目網進行封閉,密目網應保持幹淨、整潔、無破損。施工現場易飛揚的細顆粒建築材料密閉存放或嚴密覆蓋,嚴禁裸露放置。

四是土方作業階段,施工單位應當采取灑水、噴霧、覆蓋等 控塵措施,達到作業區目測揚塵不擴散到施工區外的要求;施工 現場非作業區達到目測無揚塵的要求。

(三)嚴格監管,精細化管理

1.加強新開工項目管理。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應落實主體責任,在工程項目開工前,做到施工現場圍蔽、工地出入口及主要道路硬底化、工地出口安裝車輛衝洗裝置或設置洗車槽、對工地裸露地麵進行覆蓋。

2.實施清單化管理。建立在建工程項目清單和重點監管項目 清單,明確防治責任單位及其責任人、監管部門及其責任人,健 全各項措施落實台帳,及時更新,清單化管理。

3.嚴格監督措施落實。各監管部門開展常態化監督巡查,督 促責任企業嚴格按照揚塵防治措施要求抓好落實。

4.實施重點監管。將有土方作業的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工地列入重點監管名單,實施重點監控,加強監管巡查,強化措施落實。

5.抓好不利氣象條件下大氣汙染防治應對工作。在不利氣象條件下,按要求采取相應防控措施。

6.抓好工地圍擋公益廣告刊載和工地環境衛生。一是嚴格按照市創文辦工作要求,梅州城區的建築工地圍擋全部按規定標準刊載創文公益廣告,公益廣告麵積比例不少於圍擋總麵積的30%。圍擋公益廣告做到定期清洗、保養和維護,破損嚴重的及時更換。二是嚴格按照市鞏衛辦要求,落實建設工地及其生活區生活和建築垃圾、病媒生物防製等方麵的管理工作,生活區衛生實行常態化保潔,並結合“創文”活動在梅州城區建築工地圍擋上刊載“鞏衛”公益廣告。

五、工作步驟

(一)部署階段822日前)。各縣(市、區)住建主管部門應參照我局近年來在施工揚塵防治方麵的措施,結合地區實際,對本地區施工揚塵治理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進一步細化管理措施,及時將工作要求傳達至轄區所有建設企業、項目,對轄區各類建築工地進行深入細致的排查摸底。

(二)實施階段823日至1231日)。建設、施工、監理等企業要對所有在建項目開展100%全覆蓋自查自糾,發現揚塵汙染防治落實不到位,能立行立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有落實整改計劃、專人負責、落實整改措施等,確保整改到位。各縣(市、區) 住建主管部門應對轄區所有在建工程進行全覆蓋檢查、巡查,建立建築工地項目台賬、清單,督促工程建設各方嚴格落實揚塵治理主體責任,全麵開展施工揚塵整治。

我局將適時組織開展實地督查和執法檢查,督促各地主管部門完善治理措施,加強製度建設,強化日常監管執法,全力推進全市施工揚塵治理得到有效落實。

(三)總結階段(201911日至10日)。各縣(市、區) 住建主管部門要認真總結施工揚塵治理的經驗、成效,對治理工作成效顯著的地區和單位進行通報表揚,對好的經驗和做法進行總結推廣。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住建主管部門要站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施工揚塵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統籌部署,認真組織實施。

(二)強化監管執法。各縣(市、區)住建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管、嚴格執法,對施工現場未采取“六個100%”等有效措施防治揚塵汙染的,一律責令整改,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處罰;拒不改正的,責令停工整治;對情節嚴重、致使大氣環境受到汙染的,一律進行頂格處罰,並將其行為認定為企業不良行為,錄入梅州市建築市場誠信管理平台予以公開;一年內兩次受到行政處罰的企業,一律列入投標黑名單,暫停其在本市範圍投標資格。

(三)嚴肅責任追究。對工作落實不力、防治效果不明顯的地區,視其嚴重程度,提請當地政府依法依規進行問責。

(四)及時報送信息。各縣(市、區)住建主管部門應於每月25日前將《建築施工揚塵汙染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統計表》(附件1),95日、1125日前將施工揚塵汙染專項整治階段性工作開展情況及《建築施工揚塵汙染專項整治項目清單表》(附件2)、《建築施工揚塵汙染防控責任清單》(附件3201918日前將施工揚塵汙染專項整治工作總結報我局建築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