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就醫時,相信不少市民都會對如何辦理異地備案,異地備案能報銷多少等存在疑問。
在梅州市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待遇審核組內,記者看到,工作人員忙成一片。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1至4月,全市參保人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約3.5萬人次,跨省異地就醫751人次。如何辦理異地就醫備案,以及備案後的報銷比例是較多市民前來谘詢的問題。

梅州市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待遇審核組工作人員黃麗玲告訴記者,符合異地備案條件的參保人可以辦理異地備案,目前有5個備案類型:異地安置退休、異地長期居住、常駐異地工作、異地轉診以及臨時異地就醫。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市民符合以上5個異地備案類型的,線上備案可以通過“粵醫保、粵省事、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微信小程序、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進行備案。另外,目前異地就醫備案已實現“全市通辦”,參保人也可選擇到就近醫保經辦窗口進行辦理。

如果市民在外地因急診搶救,未能提前辦理異地就醫備案的情況又該怎麼辦呢?黃麗玲表示,這種情況可以視同已備案,享受已備案待遇。
另外,參保人員自行外出異地就醫或者未在就醫出院前按規定辦理備案的,也可以異地直接結算,但享受的是參保地自行外出異地就醫的待遇標準。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的異地備案政策相對於之前來說,有新變化。其中,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辦理備案登記後備案長期有效,異地轉診人員和異地急診搶救人員備案有效期則為六個月。
黃麗玲說,備案人員返梅就醫政策也有調整,之前的政策是備案有效期內返梅需要降低報銷比例,現在政策是以居住證明、派駐異地工作證明等材料備案的,備案有效期內返梅跟市內的待遇一樣,以承諾書備案的,補齊相關材料後方可按照市內就醫類型享受待遇。

新的政策更為靈活,允許參保人可在出院結算前備案。在此,工作人員也特別提醒市民:在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時,備案的開始日期應選擇在異地就醫入院前或入院當天,注意在出院結算前辦好異地備案。如果參保人因客觀原因沒有實現異地直接結算的,可以持就診發票、費用清單等相關的資料到參保地經辦窗口申請手工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