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醫保局印發《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按病種分值付費統一病種分值庫》(粵醫保發〔2020〕41號),通過收集分析全省各地病種和分值,確定基準病種,運用分值比例、實證研究、比較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全省統一病種分值庫。這是廣東按病種分值付費改革向縱深發展的重大舉措,補齊省內各市同一種疾病支付的醫療費用存在較大差異的短板,全省參保人的就醫待遇更加公平。
建立管用高效的醫療保險支付製度,是醫療保障製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2018年
我省在全國率先全省實施按病種分值付費改革。
2019年
我省印發《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按病種分值付費工作指南》。
2020年
我省建立醫保支付製度專家評議組織,創新建立和完善中醫特色病種,合理確定中醫特色病種分值,將針灸、骨科康複、治療性推拿等符合條件的中醫診療項目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全省按病種分值付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為進一步完善按病種分值付費,省醫保局在全麵收集、分析各市病種和分值的基礎上,廣泛征求各地意見,製定了《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按病種分值付費統一病種分值庫》,共收錄7981種普通病種和916種基層病種的分值,作為全省各市病種分值調整參考。至此,我省基層病種參考範圍從最初500種擴大到916種,適宜在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治療,在不同等級醫療機構實行同病種同分值,充分發揮醫保對醫療服務供方的引導,進一步促進分級診療製度和醫聯體建設。